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书籍,除了鲁国《春秋》以外,还有其他的史书传世么?
史书,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书籍,除了鲁国《春秋》以外,还有其他的史书传世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书籍,除了鲁国《春秋》以外,还有其他的史书传世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书,据《孟子》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书统称《春秋》,如《齐春秋》《燕春秋》《宋春秋》等。但是,晋国和楚国是例外的,晋国的史书名称叫《乘》,楚国的史书名字叫《梼杌》。《梼杌》是“断木”的意思,也是“木牒》的意思,古代用竹简记载史书上的长文,用木牒记载短文,因为楚国没有竹简,就只好用木牒来记录历史,便用”木牒“之义的”梼杌“用作楚国历史书的名称了。
赵、韩、魏三家分晋之后,他们史书不在用《乘》做名字,魏国叫《竹书记年》、赵国叫《世本》。
这些记载各诸侯国历史的史书,多数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除了大家知道的鲁国《春秋》外,还有,《晋乘》《竹书记年》《世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了《春秋》以为,《战国策》也是一部成书战国年代的史书,而且是一部跨越年代很长的通史书,很有研究的战国历史书!另外秦国相国吕布韦写的《吕览》又称《吕氏春秋》!是一部极其有价值的历史书,书中记载的战国历史事件和人物很多很杂,也是战国时代的名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晚年修订的。从鲁隐公元年开始,后左丘明给作的注,又叫春秋左传,被称为春秋内传。有春秋内传,就应该有春秋外传,它就是国语,春秋左传记的是鲁国的历史,国语记的是鲁国以外它国的历史。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和左传被称为春秋三传。这四部史书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史书叫竹书纪年,这是后来发掘出来的,也很有价值。请关注互粉交流吧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十分有意义,特别是对历史领域创作者来说,不管有没有阅读,也很荣幸被邀请作答。
史官
史官这个职位由来已久,不说太遥远的,周王室从一开始就有。还记得桐叶封弟吗?有一种说法,就是史官提醒周成王一国之君要言出必行。
史官是诸侯必备的一个职位。比如鲁国的左丘明,写了《左传》和《国语》,一本为编年体史书,一本是国别体史书,很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情,其中鲁国、五霸、郑国、卫国、吴国较为详细,其他的只记载该国发生的重大事情。
古代良史
左丘明祖先曾是楚国的史官,楚国发生动乱后,才逃难到鲁国,继续任职于鲁国。其实,《左传》里常提起了许多优秀的史官。例如,齐国崔杼杀了庄公,就被史官记载为“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连杀三个史官。晋国也有个良史董狐,很有名,因为其不畏权贵记载了“赵盾弑其君”。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每个国家其实都是史官的。
史书
正史类
《春秋》、《左传》、《国语》、《尚书》、《逸周书》、《世本》、《战国策》等,《史记》绝大部分参考了这些古籍。
这里不得不提圣人孔子,如果不是他按照鲁史编写出了《春秋》,恐怕未必有后面的三传,另外,他还修订了《诗》、《书》、《礼》、《乐》、《易》等五经,都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影响至今。
齐国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里面记录了很多齐桓公的事迹。
《六韬》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可看到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的一些交谈记载。
晋国《晋乘》
先秦时期晋国的史书称“乘”,后世则称之为“晋史乘”。
战国初期还存在,诸子典籍也多有引用,但没被孔子的《春秋》和其传采用。
秦始皇焚书坑儒,《晋乘》被烧毁。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都没收录,所以《晋乘》从此散佚。
现存的《晋乘》四十二则是为后人偶获,不记年月,记录了晋文公时期的事迹,内容多为采自《韩非子》等书。
楚国《梼杌》《梼杌》是楚国史官撰记楚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已亡佚。
楚国史官用“梼杌”作史书之名,来自它的寓意。截断后的树桩(梼杌)上面有年轮,反映了树木生长的历史。
魏国《竹书纪年》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人盗墓的时候,从战国魏襄王的墓葬里发现的,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其中关于五帝禅让的记载争议很大。
其他就是出土的一些文献
《天星观战国墓》、《包山楚简》是研究楚国历史的重要资料,还有《睡虎地秦墓竹简》也是研究秦史的重要资料,《马王堆汉墓帛书》就厉害了,包括诸子、《黄帝四经》等,还有《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也是研究春秋战国的重要资料。
汉朝时候,刘向奉旨整理图书
刘向主要修订了《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也可做为参考。
结语:
整理这些资料都花了很多时间,在此我深深地感受到史学家的艰辛和不易。良史固然令人敬重,但其中两位在无人差使的情况下,自愿收集过往散失的史料,其行为实在令人动容。
一位是孔子,他编写《春秋》,整理《尚书》、《周礼》,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上一篇:200块钱加油,小加油站跑600公里,大加油站跑400公里,你会选择哪一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