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木匠,皇帝,他的作为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如果痴迷、专注一件事,那他肯定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收获,不管他是什么身份。
朱由校从小就不爱读书,文化程度很低,人称\"文盲皇帝\"。这个\"文盲皇帝\"由于识字不多,遇到需要他拿主意的事,只能先听听别人的拟稿,然后瞎蒙。出于皇帝的脸面,朱由校往往不懂装懂,他发布的诏书和上谕上面能看到多次涂改的痕迹,而且往往文理不通,颁发出去,大臣们都看不太明白,无所适从。
朱由校在位期间纵容乳母客氏,重用魏忠贤,使得魏忠贤遍树党羽,排斥异己,朝廷上正人君子被魏忠贤害死无数,使得大明此时政治极其黑暗,是大明灭亡的罪人。
虽然皇帝做得不怎么样,但朱由校酷爱木工,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可见朱由校选错了职业,他本来应该成为一个天才的木匠的。
魏忠贤就是利用了朱由校痴迷木工的特点,欺上瞒下,攫取权力的。每次有重要奏折需要处理,魏忠贤都是利用朱由校做木工做得特别起劲的时候,送上奏折,这个时候的朱由校哪有心思看呢?据《酌中志余》载:“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行去。’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
一个皇帝,把木工的爱好放在国家大事之上,明不亡也没天理了。不过,朱由校的木工水平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由于明末的战乱,朱由校没有什么作品传世,但我们根据前人的记载,也可是略窥到这个皇帝的水平。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朱由校)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
大家知道,木工活是越细小的东西越不好弄。盖一间房子容易,盖一个四尺高的宫殿很难,而且这个小宫殿还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我不太懂木工,但这个道理还是知道的。
朱由校不但善于做细小的东西,对大建筑也有一定的造诣,天启五年起,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都曾进行规模巨大的重修,朱由校便是这个大工程的设计师和监理师,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都亲临现场指导,可见他不仅是自己会做木工,还会设计,会监理,是个全才。
朱由校喜欢看傀儡戏,这是由艺人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一种戏曲。而这些木偶,大多是朱由校亲自设计雕刻的。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高二尺,涂上五色油漆,栩栩如生。甚至傀儡的戏台也是他设计的。
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朱由校也许会是一个天才的木匠,只可惜木匠处理不了国事,他在位七年,不理朝政,国家破败,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弟弟,十几年后大明亡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皇帝的主要职责是干什么?当然是治理天下,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当他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就不再属于自己,而属于整个天下,整个上层建筑。皇帝能不能有私人爱好呢?当然可以,他喜欢什么还是可以去追求的,但一定要有个度,如果超出了这个度,那么这个爱好就会演变为一场国家的灾难。然而还是有皇帝对自己的爱好乐此不彼,以致国破家亡。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木工皇帝”——朱由校。
木匠皇帝介绍
明熹宗朱由校生于1605年在位只有短短的七年,在朱由校在位期间,基本上都是宦官魏忠贤专权。而朱由校作为一个皇帝,却只痴迷一件事——做木工。这也使得明朝的朝政被肆无忌惮的魏忠贤搅的乌烟瘴气。
制造出了著名“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案,为了稳固自己的专权,魏忠贤还残酷的迫害了意图改良明朝国政的东林党人。这也使得社会矛盾不断的激化。在明熹宗之后数十年间明朝便走向了灭亡。而罪魁祸首魏忠贤一直到明熹宗死前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如果不算南明小朝廷,那么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总共被十六位君王先后统治,而朱由校就是其中的第十五个,从这一次序就可以看出,他在位时已经是到了明朝的末年。万历三十三年(1605),朱由校出生在紫禁城中,作为太子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从小便被视作皇位的接班人,而他自己却并没有因此而刻苦学习治国理政,而是在木工技艺方面培养着自己的兴趣,并且还有所建树。
“木匠皇帝”技术水平高超
朱由校十六岁便登上帝位,但他对此却并不感兴趣,相比于关心万千子民的民生问题,他更关心宫中新进的木料是否保存完好;相比于行使至高无上的皇权发号施令,他更偏好于用自己的锛凿斧锯做自己所喜爱的木工活儿。今天我们能够观察出一个现象,那就是常年听京剧的"票友"们自己或多或少也能唱上两句,这体现的是爱好会让人向专业靠拢,而朱由校则不同,在木工领域,他堪称是不世出的"天才"。
不管是史书还是各种材料,都没有记载朱由校学习木工的师承,但他从小就展露出非凡的木工天赋,不但技艺高超,还构思巧妙。举例来说,去过故宫的人大多对内廷的正殿"乾清宫"印象深刻,这里是明朝历代皇帝,以及清朝顺治、康熙二帝的寝宫,鳌拜正是在这里被少年康熙生擒的。
古代皇帝的龙床都非常庞大且沉重,朱由校觉得这样不方便使用,于是又开始发挥他的想像力,寻找比较轻便的材质,设计成了可折叠又方便移动的床。还有人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折叠床,在最初就是由他设计出来的,从而使得原本沉重的床变得更加便于运输和移动。这次关于床的特殊设计让朱由校耗费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其成品想必堪称巧夺天工。
清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说:“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记载,朱由校曾按乾清宫的模样,制作过一座高约三四尺的小宫殿。雕梁画栋,陈设俱全,小巧精致。可谓巧夺天工。天启五年(1625),他亲自主持了对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的重修,这三大宫殿还有着更加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那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对上朝理政丝毫不感兴趣的朱由校,却能够在修建中的宫殿旁一待就是一整天,这样的行为一直持续到工程全部完成的天启七年(1627)。
此外,朱由校还涉猎了和木工有关的一些领域,如制造漆器。他对生漆的使用在当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而他所得的成品也都质量不俗,很有艺术价值。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十分高超,他随手做的小玩意儿,如匣子、小凳等,都实用而美观,装饰有许多种宝石和鸟兽纹样,单凭外观就能知晓其属于帝王专属的珍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