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雎》只是一首爱情诗吗?
窈窕淑女,参差,诗经《关雎》只是一首爱情诗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长短短、长短不齐的水荇菜,姑娘以娴熟的动作左摘右采,左右搴取。如此热爱劳动的姑娘,男主人公有什么理由不“好逑”呢?所以《关睢》又是一曲劳动美的赞歌。
君子追美是诚恳的,追不到是苦闷的,追到手是幸福美满的。《关睢》中的男子在求偶期间就是这么经历的。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当他恋爱上心仪的姑娘后,想着想着入睡了,醒来之后又想了。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男子)日思夜想不能得,梦寐之中思念更切。想她念她叹夜长,翻来覆去睡不得。
瞧,姑娘没有贸然答应,男子犹如去了魂。这是恋爱“考试”,就看诚不诚实。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心诚则灵,峰回路转,男子领悟:
要弹琴鼓瑟去亲悦她;用钟鼓和鸣去欢乐她。这样才能追到她,幸福联姻百头偕老。
一首恋爱诗,一出求偶剧在一波三折中欢乐落幕。
每读一遍《关睢》,再看看网友们五花八门的回答,于我都有启迪。因此又催生了我的某些“不合群”的看法,即便是“剑走偏锋”,只要是合情理就值了。因此再强调:
《关睢》是一首爱情诗,是君子之恋;是一曲劳动美的赞歌;是一出诚恳而严肃,欢快而美满的求偶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关睢》,我谈一点个人意见。
诗中三次提到“参差荇菜”,是三种意思,三个景象,三种境界。荇菜,生长在有小岛(洲)的大河之中,所食部位是茎,并非叶;采荇不在岸边浅水处,而是在河中央采。采荇需要借助于水上工具一一船。第一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说,姑娘见到陌生人向自己求爱,羞矂极了。满面红云,驾着小船飞一般离去。参差不齐的荇菜,在小船两帮翻腾着左右分流。这里表现的是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相爱的场景。女主娇羞淳朴,男主心随女骋。第二次“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是真采。姑娘一边采荇,一边唱着时兴的小曲。男主改变了上次的孟浪举止,改成用弹琴去和女主之曲。作者没有讲当时二人眉目传情的事,但有心的读者完全能看出来,女主已是芳心相许了。第三次“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是矜持之举。女主坐在小船上,听到了男主的琴声,知道男主来了,却故意不理男主。而是故作镇定,将左边的荇菜捞起来看一看,不紧不慢地放下。又将右边的荇菜捞起来看一看,不紧不慢地放下。岸上的男主急坏了!面对女主的考验,男主决心加大攻势,要用洪钟大铝式的方法向爱情的最后堡垒发起总攻。结局肯定是美好的。这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对于该诗的赏析,只有孔丘才是扛鼎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贴切确当。现在的大师们,连门都没找着,更别说进殿堂了。今日大师的解读,是在遭踏优秀传统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
也是表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也是为人自修、为家安定和谐的基础。
是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普通百姓,也适用于统治阶层,也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和谐社会的一种宣传方式。可见中华文明从几千年前就已经定性“大一统”、“和谐社会”、“天下一家”的先进的、文明的世界观。
未来的世界发展里,必定需要中华文明的先哲文化的宣导、引领,寻求一个大一统的全球的和谐的发展世界。
我大中国的世界地位及历史使命必于二十一世纪走上巅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菩提树下哥肉喂鹰邀请!
《关睢》是不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取决于你如何理解,你觉得关睢是爱情诗,也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作家将之引用到爱情的文学作品中,你说不是爱情诗,但引用的人为什么会多次引用。说明,从古至今,不论你是何种肤色,永远会有一种情感需要,让你心温暖如春风之媚。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今人读诗经己非昨日之诗经,原作如何,你我无法穿越回古代一探诗者为何而作。《诗经》作为我国首部诗歌总集,早经孔子删减,原文是否改动你我无法考证。从封建社会走到今天,是否有人再次删减编辑,也无从考证。所以,你可以进行N个猜想,只要你有充分理由说服你的读者你的听众。
上一篇:pos机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