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为何独受青睐”?如何解读?
法家,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为何独受青睐”?如何解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家思想有利于诸侯称霸。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先后出现了,儒家,道家,黑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等流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理政主张。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被诸侯采纳,比如齐国,鲁国等喜欢儒家思想。
只有秦国采纳了法家思想,因为法家思想最有利于诸侯称王称霸。秦国的几个王都采纳并运用了法家思想,所以秦国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秋战国时期,即中国先秦时代的最后阶段,也称做东周时期。在此时期,“礼崩乐坏、政治动荡、文化争鸣”是其主要时代特征,此时期也被称为是中华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正是有了这一时期的奠基,才终将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那便是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秦朝。
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时代最为动荡的时期,因故这也就为法家的实用价值创造了时代背景,所以说是时代因素造就了法家思想“独大春秋战国”的局面。
法家思想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思想,是因为绝大部分诸侯国都在“唯法是用”,但并不排除其他诸子百家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地位。其中,儒、道、墨三家流派在当时也占据重要地位,除了“法家思想为春秋战国主流”以外,儒家思想也被众多国家所引而用之。
(1)法家诞生之先决条件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提出:
•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这便是法家一词最早之来源
法家的产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这个道理就同“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为主流思想”是一样的。春秋战国时期,原本隶属于西周的的礼乐制体系已经分离崩解。
随之而来的就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重大变革,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根本体系已经名存实亡,随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便引发了诸子百家的相继产生,法家就是其中之一。
(2)法家被推崇的缘故
西周时期,社会的主要思想形态即“仁、义、礼、智、信、刑”,在此时期儒家的形态学说已经初具雏形,而《周礼》思想则是此时期最受推崇的治国理政之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后世人总说孔孟之道同《周礼》思想的十分相似,因为他们只见有共同的仁政理念。“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孟子主张的“性善论”、“仁政理念”十分相符。
但随着周平王东迁,西周灭亡之后。西周时期的“礼仪之邦”早已不复存在,礼乐制支离破碎,周天子形同虚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诸侯林立彻底打破了分封制的局面,“诸侯之间,纵横兼并”随之而来,依法治国、严峻刑法顺应了时代潮流。
①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之间无非就是抢夺人口、霸占土地资源,以求扩大诸侯国土面积。立足于这个目的来看,非儒即墨亦或是重道都不大符合和诸侯的要求。
我们应该这样看待这个时期,即便各个诸侯国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从时代观来看,他们都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只要一个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那么必然会牵动整个时代。而法家重视中央集权、君主集权,这也就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
②
“兴功惧暴”的说法想必大家都有所知,顾名思义来看,就是指鼓励将士士卒多立战功,为了遏制不法之徒,以求国内安稳。而“商鞅变法”中的“战功制”体系的确立,则是更好地为了富国强兵,提高国力,这也是法家思想的体现。
结语:
从上可知,法家的兴起是同时代因素颇具联系的,如果春秋战国和西周时期一样稳定,那么法家思想便很难被重视起来,西汉武帝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能很好体现。
因为国家稳定了,所以帝王君主的很大精力便要放在教化民众上了,而儒家的三纲五常、仁政理念和之后的天理伦理便十分迎合了时代潮流。
现如今,身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也应当以重品行、重德行来要求自己,要积极地对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为何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独受青睐。
一、法学主要思想
法家主要是研究怎么治理国家的,在政治方面,一般主张变法革新,加强中央集权,以法治代替礼治,发展经济,以求“富国强兵”;在文化教育方面,主张依法治国,以及对耕战有利的应用知识的学习,以此来统一当时人民的思想。
二、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
政治上,新兴阶级需要君权的加强来维护他们的自身利益;
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新式的封建生产关系出现;
文化思想上,礼崩乐坏,各个阶级和集团的思想家们积极发表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出现;
军事上,各诸侯国利益纷争不断,战争连年。
三、历史必然
以上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说明了变法才能变强,依法治国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加强集权,这也是顺应社会时代潮流、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应地,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等改革家也应运而生;相对地,很明显,道家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儒家强调的“仁义”是不适应那个时代的。
所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才能独享青睐。
上一篇:防止脱发的国产洗发水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