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
丞相,宰相,相国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我们来看看古代的时候,宰相一般叫做什么。
先秦的时候,宰相,一般叫做相,或者太宰,令尹。
到了秦朝的时候,有左丞相与右丞相。
到了汉朝的时候,跟秦朝差不多,但是如果叫相国的话,那么地位是要高一些的,比如萧何萧相国,另外他的副手是御史大夫,也可以称之为宰相。
那后面能够称为宰相的有,尚书令,三公(各个时期的叫法不一样,比如有司徒,司空,太尉),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三阁三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总的来说,能与皇帝一起决策重大事件的,都可以称之为宰相,宰相可以有多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宰相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官职”,号称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宰相又从来都不是一个官职!翻开《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职官志》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宰相这个职务。以宰相制最为鼎盛的唐王朝为例,尚书省主官尚书令(因唐太宗李世民之故,长期虚置)、左右仆射,中书省主官中书令,门下省主官侍中皆为宰相。除此之外,无定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也被视为宰相。甚至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职,也被视为等同宰相待遇。但是,整个唐王朝从来没有宰相这个官职!
宋王朝设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其职权等同宰相、副相。但是,仍然没有宰相这个官职!明初曾设中书左右丞相,但一字之差,依然不是宰相。在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宰相制,宰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明朝后来的内阁首辅也被视为宰相,但已然不是历史上所谓的宰相了。至于清朝的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称呼他们宰相,不过就是面子工程罢了,早已失去了宰相原本的意义。
因此,宰相自古以来只是一个概念,并不是真实的官职,其具体职位历朝历代有所不同,设置人数也存在巨大差异。但是,丞相却不同,这是一个实打实的职务!是宰相的一个“种类”。先秦时期有相、相邦,作为诸侯国国君的辅佐之臣,类似于后来的宰相。最初,丞相是作为相、相邦的副手出现的,秦武烈王设置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职。秦一统天下之后,继续保留了左右丞相的设置,秦二世在位期间又增设了中丞相,同样作为相邦的副职存在。
汉承秦制,汉初,相邦依然是中枢首脑,以丞相作为其副职。但是,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帝讳,相邦被改为了相国。看过《史记》的人想必对《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并不陌生,萧何、曹参就曾经出任过相国。在之后,因为相国权力过于集中,汉王朝不再设立相国一职,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列“三公”,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等职权。西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直到东汉后期,丞相一职才再度出现,这个大家应当不陌生,曹丞相是也!
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除了蜀汉政权和北朝一些政权短暂设置过丞相一职,再也没有出现过丞相这个职位。直到南宋初期,才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丞相一职再次出现。元王朝中书省设置丞相一职,直到明初,丞相这一职位依然是存在的,李善长和徐达就曾经担任过明王朝的中书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宰相制,丞相一职和宰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能看明白了,丞相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丞相只是宰相的一个具体职位。而所谓宰相,是古代辅佐皇帝并掌握部分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个泛称,并不是具体职务,历朝历代的宰相职务各不相同,有叫丞相的,有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的,这就是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最后说一句,自胡惟庸案之后,中国再无宰相!明清的大学士、明朝的所谓首辅、清朝的军机大臣等等被称为宰相,不过就是下面人巴结,往他们脸上贴金罢了,算不得真宰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以为,宰相与丞相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称谓不同。
宰相和丞相都是仅低于皇帝的朝中第一大臣,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秦朝时,吕不韦和李斯先后为丞相,主宰秦朝军政大权。
汉朝时,萧何,陈平,曹参相继为丞相,主宰汉朝军政大权。
唐朝和宋朝改丞相为宰相,依旧是主宰军政大权。
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制,令六部直属中央,加强了皇权。
清朝也还有宰相一说,如宰相刘罗锅。但清朝一般以首席军机大臣为实际宰相。
关于丞相或宰相在不同朝代还有不同称谓,如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大学士,等等。称谓不同,本质同一。
欢迎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丞相刚开始出现在殷商时期,首次被确立为官职在秦朝时期。虽然对丞相的名字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职位却是一样的。到西汉时期的时候,刘邦将秦朝的一些制度严传了下来,其中就有丞相这个官职。所以西汉之后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有名的丞相,比如说曹丞相、诸葛丞相等。值得一提的是从汉哀帝曹丞相诸葛丞相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其实是没有丞相这个职位的。后来曹操复用了丞相这个职位,其实是为了自己谋权篡位而做的一个铺垫。
丞相共有两名,封为左右丞相,在隋唐时期一般一右丞相为大大,但后来又有了不同的制度。确立左右丞相的意思是为了让丞相之间相互制衡,免得一家的势力过大而威胁到皇帝的统治。但是又到了朱元璋时期的时候,又因为害怕左右丞相相互勾结到一起,所以将丞相这个制度废除了,在那一个时期,皇帝的权利可谓是最大,是在封建社会中权力最集中的一个时期。
上一篇:民间投资和非法集资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