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都认为学校老师不讲重点,就去补课,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老师,重点,家长家长都认为学校老师不讲重点,就去补课,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回答:社会需要!
两种:
一是成绩差的学生或家长责任担当与面子的需要;
二是培训机构广告需要。
如果说得更深远点再加一种:各种国际敌对势力搞垮国家的需要;社会各阶层不满情绪宣泄的需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才算重点?重点不是重点,不重点也是重点,既然都是重点为什么还要补课?是孩子没有悟性?还是老师讲课的方式学生听的不明白?还是必须要明白以后孩子才能照本宣科找答案?那脑子是用来干嘛的呀?不动脑子,动电脑得了?但是电脑的脑子也是人设计的,所以说,重点实际上就是学到了以后继续延伸甚至记住,变化,找到多样的解答方法,最终的答案一定是统一的,所以说,补课,是为了加强孩子记忆力,同时延伸学习课程,但不满意的一点就是多收费的问题,既然上课每天都那么长时间了,就好好讲讲呗,只有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会有家长给孩子恶补,请问,你家的孩子笨嘛?如果很优秀,就让他自由发挥,如果为了攀比没有了劳逸结合,就算是个聪明人,也会因为补课变成了书呆子!所以……家长要自己和孩子建立沟通和成绩对比,哪个科目差,补哪科就可以了,不需要全补,反而浪费资源和精力,而且还伤身体,大家认为呢?下方评论留言吧!感恩阅读,不喜勿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均科全才和优科专才,你选择谁?》
郝峰涛
这有可能是一篇改变中国教育命运的文章。
一个小问题:A生数学100、语文50;B生数学90、语文90,谁更具潜能?这不是一个分数多少的小问题,而是一个人才观念的大问题。
我们的社会、教育和高考一致认定B生为优秀人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所以一位小学校长就敢这样说:“我这里没有天才,我只要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应试困境!钱学森老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钱老希望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一个孙子,胜过千万赵括。
正是这种落后的人才观念,是造成中国教育改革停滞的根本原因。
人才,你在哪里?A生具有优科(数学)优势,B生具有均科(均衡)优势,这两种不同的优势,哪一种最具潜能?
论一:天才优于专才,专才优于全才,全才只能算是个人才。植物有顶端优势,才成其高;动物也各有特长,故能生存。再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专才(天才是更加卓越的专才),而非全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论二:专才(优科)的成功在于他们努力建设自我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专业高度,而所谓的全才(均科)其实是被误导的无兴趣、无方向和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长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专业发展。
论三:孩子们各有天赋,在发展中就会产生不同的优势,这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也是专才成长、优科发展的内因外果。而全面均科发展,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发展的人才策略。
所以,专才(优科)的人才发展观是优于现代教育中盛兴的平均主义全才(均科)观。天才源于自觉,专才源于兴趣,全才源于误导,平均主义全才(均科)观是扼杀天赋、迷失兴趣的祸首。
我们要不要打破主副科,打破文理科,打破快慢班,打破填鸭式,打破应试观?要不要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要不要给天才、专才(优科)更大的成长空间?
要!但如何做到呢?
一,高考是指挥棒,要从“均科固定文理制”向“优科自选建构制”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如:A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B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二,中学和中考可以让学生自选2-3门优势学科参加评价,其余参试科目作为参考,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方向和高度。
三,小学阶段,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逐步建立1-2门优势学科参加评价,改变填鸭式的主科均衡发展观。
我们的育才观念要从均科全才观向优科专才观转变,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和高度,实现人的专业化成长,这是人的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规律。
荒原开蹊径,枕草待晓钟。
十年心酸梦,只为此文生。
致敬:你我皆是微不足道的尘埃,只是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若觉得此文不错,请惠心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动力!
《中村修二: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
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东亚国家现代的普鲁士教育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
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作者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学生一定得做到:要自我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这就需要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