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不是曹雪芹写的吗?你有何看法?
红楼梦,胡适,红学《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不是曹雪芹写的吗?你有何看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文学巨著也是我国专门研究一部小说成立的学术研讨会红学,同时也是一部争议非常大的小说,其中就包括她的作者前八十回一般都认可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续写较好的就数高鄂了。因为他较完善地写出了曹雪芹金陵十二钗和一些主要人物命运的结局,较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得到了大多人的认可。曹雪芹后四十回写了没有遗稿那时去了一直是迷,也无定论。根据端木蕻良写的巜曹雪芹》一书我们看到曹雪芹晚年由于家境变故丶幼子早亡伤心过度心情消沉而无心写作,所以后四十回写了没有也已成迷。尽管如此我们感到后四十回的文彩同样优秀同样是经典,因此红楼梦在我国直到世界永远是最伟大的作品,永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著。本人看法什么也不代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又是一个存在永久争议性的问题,自从这部书完整的一百二十回诞生的那一天起,这种此起彼伏的争议就从来没断过,无论是探佚还是考据,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们之间的这种争端。
这部书的后四十回,凡是深谙其中创作风格的人士都会明显感觉到这后四十回和前面的八十回的叙述语句和表现手法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迥然殊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一个书写水平,前者跌宕起伏纵横捭阖,写起来圆融润籍过渡自然,具有高超的描述技巧,使得一打开书本就难以再行放下,就是因为其文字的表述能力实在太强大,强大到你对其中的各色描述五体投地,叹为观止,没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和文化功力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也是之所以这部书备受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就是篇什之间的相互顶针衔接,总是那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看似不着斧痕,其实已然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达到了一种描述极致,一如李太白说的那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小说文本怎么能不受人推崇和敬服呢?
而后者明显存在叙述的硬伤和败笔,一改先前明快而沉着的叙事风格,看起来拖沓沉冗,字词句段充满了小资式的装饰与矫情,并且还明目张胆地篡改了作者的先前创作意图,转而写起了五子登科仕途经济,这也与作者先前的描摹大相庭径,甚至直接走向了作品的反转和悖离,那这样的描述怎么会是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心血结晶呢?还不就是续书作者的恣意妄为独断专行?除此之外恐怕没有更好的解释,当然也不能排除由于政治的原因改弦易辙。但作者明明是交代清楚明了的结局,就足以证明原作者是坚持以自己的思路延续下去的,而不是中道易帜,变成如今看到的四不像。
尽管有些人,甚至是大咖一级的专家学者依然固持己见地认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浑然一体,其实就是片面的截取了一些续书的描述,比如关于黛玉之死的描写等等,也没认识到字里行间那种巨大的呈现状差异,还没堪透作品的真谛,只能说功力尚浅,或者是故意为之,势要与一众为敌,难为了他们自己怎么能写出来那些脍炙人口的丽篇佳作——这些人中也包括一些海峡两岸响当当的文化名人,比如白先勇先生,比如杨绛先生等等。
这部书的探佚一直没停止过,有好多当代的文化大家浸润其中不能自拔,一者是被书中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到了,二来也是为了给出一家之言,算作是当今文化名人的一种解读。这里面包括尽人皆知的大作家刘心武先生等。
据目今最权威的探佚发布,这部书的原作者确定为曹氏雪芹,那后四十回的续作是由程伟元、高鹗整理结集的,两者合并一起出版印制,就是当前最流行的模样。
但无论怎么探佚,归根结底也改变不了续书和原著背道而驰相去甚远的事实。但愿真理越辩越明,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天下,还作者以公道和声誉。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写真哪么重要吗?!大可不必较真,一本小说并非历史,非要钻牛角尖真的没什么意义。退而讲,就算另有其人所续,也是最佳之续!因为有历史制约局限,后来者无法超越。
任何东西,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从有了“红学”,一些人以此研究为生,煞费苦心,牵强附会,搞出了一本本研究宏著,比“红楼梦”还“红梦”,食古发“新芽”,不伦不类!
一个时代有时代“脉搏”感悟及主题与悲欢,理应创作出现代“名著”和传世作品。与其在“红学”中深究,在“红梦”中沉醉;不如幡然醒悟,与时俱进;今夜星光灿烂,明天攀登当代文学高峰,留新“名著”于后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氛围很强的书,以假(家)事隐真事,影射了很多前朝政治事件和人物,批评讽刺了南明王朝偏安一隅醉生梦死最终亡国的悲惨历史,以及揭露了满清入关对汉人的残暴统治和杀戳。
至于红楼梦后40回是不是曹雪芹的手笔!这一点毋庸置疑,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证据,证明作者已经写完了120回全本,只是有意使这部作品中断于80回的。后40回一直不发出,他故意这样做其原因只有一个:后面的东西太危险了,在那个文字狱盛行的年代,危险到足以断送他那条老命。曹雪芹可以不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但不能不要自己那条命,所以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就是不肯把后40回拿出来!足以说明他自己完全意识到后40回的危险!
上一篇:稻盛和夫写的六项精进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