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和小孩子做游戏时,是该赢还是该故意输?
孩子,输赢,游戏家长和小孩子做游戏时,是该赢还是该故意输?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游戏难度适中。游戏不能过大或者过于容易。不能让孩子赢得轻松(会自大),也不能输的太惨(无自信)。
游戏中克服困难,孩子在游戏时遇到困难,思考怎么解决,适当的家长帮忙,帮助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
游戏失败让孩子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赢得比赛。
家长明确和孩子游戏的目的
和孩子游戏主要的是娱乐快乐。孩子如果输了而且一直输,不开心。赢得太简单没劲。和孩子游戏真是个脑力活。有时让孩子赢有时让孩子输。有输有赢孩子才能长久的玩下去。也可自在孩子适应简单的游戏规则时,增加难度,孩子是喜欢挑战的。家长明确几点:
游戏输赢不是第一位
游戏过程要思考,家长思考孩子也要思考。
亲子互动的游戏,那就要和孩子好好配合,多鼓励、多加油。
总结:
和孩子游戏家长肯定比孩子强,赢多输少。家长控制游戏的节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又赢了比赛,还动了脑筋。孩子输了,输的不甘心再次尝试又赢了比赛更开心。孩子才会和家长长久的游戏下去。
玩一场就被实力碾压,孩子也不会跟你玩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并不难办。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输不起”。输了不开心,输了发脾气,这就是输不起了吗?君君不这么认为,仔细想想,作为大人我们也是更喜欢赢的,赢了会很开心,输了也会感觉失落,哪怕掩饰住了,自己内心也能感受到真实的低落和难过。
我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孩子了。他们的思想还远远不如我们成熟,更重要的是情绪管理还处在发展阶段,孩子们只是不懂掩饰,用更加直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围绕着游戏的,游戏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我们都知道,游戏有输有赢,其实不仅仅是游戏,做很多事情都一样。那么,孩子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他要赢,并且大人得让他赢。他喜欢赢的感觉。如果大人不让他赢,他就会责怪大人,并且输了的话就会撒泼,这是孩子想要得到满足最有效的一招。有的大人一看到孩子这样子闹,为了减轻烦躁,希望这样的情景立刻结束,就会马上妥协,孩子立马就变得开心快乐起来。
昨晚,我和娃一起在房间玩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娃是奥特曼,我是怪兽。我一下子就把娃给绊倒了,娃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打败了,这滋味肯定不好受,他的做法不是再来一次,而是直接躺在床上撒泼,怪我没让他赢。
我也没说:好好,妈妈对不起,我们再来一次,妈妈让你赢好不好。这种方法好像是我犯了错一样,其实输赢谁都有,我们不能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孩子,而是孩子在输了之后有再来一次的勇气。
我就问孩子: 妈妈为什么不能赢?妈妈当然可以赢了,这是游戏,输赢不是谁决定的,那你想要赢,我们再来一次,怎么样?(这样子说的话,给孩子再来一次的,有继续努力,给他赢的希望。)
宝宝开始没有从他的意识中反应过来,我再三说:宝宝,来,我们再来一次试试,站起来!(我没有直接说再来一次,妈妈让你赢,这样说的话,孩子没有戒备心,不会把自己所有的力量发挥出来,而是等着自己赢。)
我继续鼓励: 宝宝不哭,站起来,我们再打一次。宝宝收起了刚才撒泼的样子,看到我已经做好了再来一次的准备,我站在那里,做出一副准备再打的姿势,娃又恢复了奥特曼的样子,不过这一次,比刚才那一次要认真,沉稳多了,没有刚才轻敌的样子,我一下子就被他绊倒,但是我也不服输,一边打一边说: 哇,奥特曼,你用的是什么胶囊,什么功能,这么厉害了,我,我…
话还没说完,虽然也抗争了一会儿,我不能让他轻易那么快赢,给他在赢的时候一点 阻力和困难,这样他以后在面对一些事情和困难面前,才会更加勇敢和沉稳,哪怕失败了,他也能尽快调整自己,拿出勇气继续战斗。
几个回合之后,我被打败了,孩子乐了,孩子经历了最初必胜的心却还是失败的失落,后来又经历了失败后的重新站起来,还是好几个回合之后,才赢的这么一个过程,让他知道想要赢,当然可以,但是必须接受输,再来经过自己的不泄的努力和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去争取,这样的赢才有意义,有价值。
这虽然是个游戏,但是游戏也可以是人生,我们都需要用坦然的心去面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我家娃很喜欢玩捉迷藏,然后很迷的是他每次都只会藏在一个地方,然后通过一次次被找到的经验教训完善自己的藏身处…知道我们说再也找不到他为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为了让孩子获胜而改变游戏规则
上一篇:零容忍重罚,武汉一工地多次将泥浆直排入市政管网被罚10万元,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