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淡水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该怎样防治?
细菌,鱼类,草鱼淡水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该怎样防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淡水养殖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该怎样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出现原因
一、自然因素
1.水温
水温与鱼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若外界水温骤变,不管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都会使鱼类难以适应而大量死亡。水温变化也关乎着鱼类病原的消长。例如,在初冬、春末和夏初,水温一般在15-25℃,这时正是小瓜虫病流行季节;8,9月正是草鱼出血病的流行期;早春和晚冬最为流行水霉病。
2.溶氧
水体中溶氧量含量与鱼类生死存亡有密切关系。若水体中溶氧量过低,易使鱼类发生烂鳃病,水中溶氧量低到不到1mg/kg甚至会发生泛塘死鱼惨剧;水体中溶氧量过多,又会诱发小鱼苗得气泡病。
3.酸碱度(pH)
淡水养殖鱼类对酸碱度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最适应范围为7-8.5,pH值低于5或超过9.5时都易引起鱼类死亡。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淡水养殖鱼类出现疾病重要原因,比如在拉网筛鱼、捕鱼以及鱼种、亲鱼运输过程中,若是操作粗糙、管理粗放,则往往易使鱼体受到伤害,这样就给细菌侵入鱼体创造了便利条件,导致鱼类感染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此外,饲养密度过大、放养比例不当,也是导致鱼类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
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一、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是指由于各种病毒的入侵而导致淡水养殖鱼类出现疾病。例如:出血病。该病毒会侵犯草鱼的鳃、眼眶周围以及头顶、下颚等部位,使其呈现暗黑色,并进步导致其死亡。针对这种疾病的出现,淡水鱼养殖人员一方面可以采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等物质对淡水养殖地进行消毒。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淡水养殖地的淤泥、杂物等进行深度的清洁,以保证淡水养殖鱼生活环境的干净,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二、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出血病(多发生于草鱼群体)
其在感染该疾病后,会出现出血现象。针对此种疾病,淡水鱼养殖人员可以使用增氧机将氯立得、菌毒克等相关药剂投放于鱼类生活的淡水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如若草鱼群体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还可以进一步采用降鱼血康宁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2.烂鳃病
多发生于草鱼和鲤鱼群体。当染上此类疾病时,草鱼和鲤鱼会出现鱼体变黑、鱼鳍颜色变淡等明显现象,甚至其鱼鳃发生肿胀,影响其呼吸。此时,为了防治这种疾病,需使用生石灰将整个水塘彻底的清理干净;发病季节需要将0.3,0.5g/m2的菌毒克星喷洒进水塘中,喷洒间隔应为10d;若鱼群已经出现病症,则需在鱼饵中添加鱼虾康或者是易服康,用0.3-0.5g/m3的菌毒克星或者是0.2-0.3g/m3的强力溴对整个水塘进行喷洒,一般连续用药2-3d即可。
三、寄生虫性疾病
1.粘孢子病
其多发生于鲤鱼鱼群中。当鱼体受到感染时,其胸鳍、腹鳍、尾鳍等部位均会产生灰白色的胞囊。当其病情较为严重时,还会在鱼群的肠道、大脑等产生瘤状的胞囊,影响鱼群的健康。为防止该种情况的发生,淡水养殖人员可以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剂对鱼群生活地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清洁,保证其生活环境的干净。对于已经感染此种疾病的鱼群,可以使用菌毒克、渔丰碘等药剂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2.小瓜虫病
患小瓜虫病的淡水养殖鱼会出现离开鱼群、食欲不振、反映迟钝、动作缓慢等症状。在治疗小瓜虫病时,需使用专门针对于虫体效果非常强的药物,而且该药物应当连续使用3-7个疗程才可以将虫体完全消灭,各个疗程之间应当有所间隔,间隔的期限需有实际的水温情况决定。下面为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选用辣椒以及生姜混合剂。在整个池子中泼洒辣椒以及生姜混合剂,通常水深在1m的水池1m2应当取0.15g的平姜片或者是0.75g的鲜生姜,与0.39g的辣椒粉混合,加15g的水之后煮沸,煮沸时长应当在0.5h左右,煮好后取药汁兑水均匀的洒在水面上;在使用福尔马林对病鱼进行治疗时,应当充分充氧,治疗完成后需马上换清洁的水。也可以将浓度在15-25mL/m的福尔马林溶液均匀的洒在水池中,通常水深为1m的水池,每667m2塘应当撒用10-16L的福尔马林。
对淡水养殖鱼较为常出现的疾病进行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能够促使淡水养殖鱼类向着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提升淡水养殖鱼类人员的经济效益,所以不仅养殖者以及相关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淡水鱼疾病防范知识,另外当地相关部门还应当给予适当的物力、资金、人力以及技术上的倾斜,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以及及早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知道淡水水养殖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方法,首先我们要知道各种病原细菌的特征和危害,然后对症下药:
1、柱状黄杆菌、曾名柱状屈绕杆菌,菌体细长,柔韧弯曲,大小2~24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生长适温28℃。主要引发鱼的烂鳃病,危害草鱼、青鱼鱼种、成鱼,死亡率较高,于春夏季水温20℃—30℃为流行。该菌对磺胺嘧啶、氟苯尼考(科克菌)等敏感。
2、气单胞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单鞭毛,能运动,生长适宜温度为25℃。水中存在,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引发鱼的细菌性肠炎。危害草鱼鱼种到成鱼,流行季节为4-9月,水温18℃以上,高峰25℃—30℃。对硫酸新霉素(制菌灵)等抗生素敏感。
3、恶臭假单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极生多鞭毛,能运动,无芽孢。主要危害鲤鱼,从大规格鱼种到成鱼,引发鲤鱼白云病。春季水温6℃—18℃流行。该菌对磺胺二甲氧嘧啶粉、氟苯尼考等敏感。
4、荧光假单胞菌,菌体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1~3根鞭毛,适温25—30℃。引发鱼的赤皮病,草鱼较严重,是草鱼的三大病害,全年流行,水温25℃—30℃最常见。外用药(漂白粉、强氯精、大黄全池遍洒),结合内服抗生素治疗。
5、点状气单胞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适温28℃左右,属于条件致病菌,鲢、鳙主要病害之一。引发打印病(腐皮病)全年发病,夏、秋及易发,为常见多发病。外用消毒药治疗。
了解了各种病原细菌的特征,防治起来就简单了,同时我们在日常养殖中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首先需改善养殖环境。建议定期10天使用“益水藻元”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竞争性减少水体病原细菌的繁殖,定期15天使用“乐碧净”等颗粒生物制剂改善底质,分解底部有机质减少底泥病原细菌滋生。其次需提升鱼体免疫力,建议定期10-15天内服“应激宁”+“三黄散”,增加鱼体对外界应激因子(水体恶化、病原菌繁殖等)的抵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