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荆州,先帝,刘备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而了解他的,比如“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都是非常精彩的章节,在戏曲舞台及影视剧中永演不衰。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子呢,他真的像小说、戏曲中那么神奇吗?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沂南县),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被封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的时候,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而到唐代,封“武灵王”。
其代表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还发明有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隐居于隆中(今湖北襄阳),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他一面躬耕读书,一面留心世事,等待时机施展报负,时人称之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登门请教安定天下之计。
诸葛亮分析时局,精辟独到,条分缕析,统一治国方略,让刘备心服口服,激赏备至,请到军中,拜为军师,总掌方略。
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一生殚精竭虑,辅佐了刘备、刘禅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建安十三年,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东联孙权,在赤壁大败北方枭雄曹操,随引兵夺取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蜀汉建国后,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在刘备逝世,刘禅继位,诸葛亮忠贞不二,继续辅佐后主刘禅,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以丞相兼领益州牧,掌握着蜀汉军国大权。
诸葛亮他执法严谨,赏罚分明,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他特别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鼓励百姓种植帛桑,在汉中地区大兴屯田;同时,他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和抚”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积极推广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西南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加强了西南地区的统一,在他的领导下,成都从一度民贫势弱小城变成了“天府之国”。
诸葛亮他始终坚持与东吴联盟共同对抗曹魏,以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数次挥师北上,攻击曹魏,以图统一全国,却数次大败而归,也间接的消弱了蜀国的国力,给蜀国最终的灭亡埋下的伏笔。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与魏将司马懿对抗于渭南时,由于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勉县东南),享年54岁。
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世人代代敬仰,唐代杜甫曾赞叹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世臣心。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补襟。孙中山先生也曾经这样评价他: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被列武庙十哲,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是逸群之才,英霸之气。司马懿对他评价是天下奇才也。三国志用了很大篇幅介绍他,杜甫和白居易也写了很多赞美他的诗,五月渡芦平定南方,六出祁山来去自如。造木牛流马,今人现在也没研究透,造连努,推演八卦。三国志多有明确记载。我认为诸葛亮是天下第一人,否则以刘备的英雄也不会三顾茅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历史人物中代表忠臣与智者的杰出人物。被历代上至天子下至黎民所供奉祭拜并延续至今。可见其代表着正能量、正义、忠义乃至智慧的化身。
我们来看看诸葛先生的修养,‘宁静至远,澹泊明志’,这八个字出自于他写给其子的信中所说,可见其自身涵养及教育子女的用心。大家知道,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文章名世,当然是他的功业盖过他的文学才华,他的文章,只有两篇《出师表》,不为文学而文学的写作,却成为千古名著,不但前无古人,也可以说是后无来者,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诸葛亮一生都在为报刘备‘三顾茅芦’之谊而倾其所能,辅佐刘禅忠心不二乃至病重身亡。且不论其殚精竭虑以护幼主,威其国,六出祁山而铩羽而归;留在世人心中的却永远是‘羽扇纶巾’,淡定从容的儒雅形象。
中华历史悠深,历朝历代英雄豪杰辈出,仁人志士亦是不少,如诸葛孔明流芳千古,其实又有几人哉!如钱穆先生所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智商军事人才,却对将领之间的协调不行,应该情商稍微低于智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如何玩转特色小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