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父母,高质量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读书陪伴法。孩子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面对这种现实,家长最好的陪伴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读书。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老是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更不能在家打麻将、喝酒,家长的这种做法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大错,但实际上,它们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让孩子始终觉着学习似乎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与大人无关,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孤独,会觉着很累。相反,家长如能在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泡上一杯茶,拿出一本书静静地去看,那么,我相信,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温暖,会觉着在自己前行的道路上,始终有父母的陪伴、关爱。
3.旅游陪伴法。寒暑假到了,或遇到节假日,家长除了做好自己的必做事情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到处走走、转转,一来可借此增进与孩子的之间的感情,二来开阔开阔孩子的视野,可谓一举两得。
4.失误共担法。孩子在学习上有了失误,活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不能总是指责或抱怨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共同制定补救措施,共同来走这一段困难的路途,如此,孩子心理上始终会觉着很踏实、很温馨,自然,学习成绩也会渐渐提上来。
5.快乐分享法。陪伴就要讲究痛苦同担,快乐同享。如此,陪伴才能陪到孩子的心里头去,陪伴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相反,那种孩子一有错误,就只知道责备孩子,不知道反省自己;那种有了乐事,又不屑于告诉孩子的做法,永远与真正意义上的陪伴相隔十万八千里。
以上回答不知满意否?立恒语文期待与您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我是一名全职妈妈,随着全职的时间越长,我愈发意识到,陪伴孩子,真的不是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陪伴的质量越高。高质量的陪伴,讲求的是你有没有及时、认真地“回应”孩子。如果有,那么即使你每天只能和孩子相处2小时,那么陪伴的质量,也高于那些每天和孩子24小时待在一起,却心不在焉的父母。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的孩子7个月大,除了喂奶的时候,妈妈总喜欢把孩子放在床上,自己虽然也坐在一旁,但是几乎全程和孩子没什么互动,即使孩子试图用“咿咿呀呀”的声音,吸引妈妈,她也不为所动。这样的陪伴显然就是无效的。因为孩子根本得不到妈妈爱的回应。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是有回应的,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在乎,通俗点来说就是有互动的,真正的参与进去。举个例子: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父母,下班回到家,往沙发上一躺,开始刷手机,孩子跑过来拽着你玩积木,你心不在焉地回应,等一下,然而这一等就没了下文,孩子最后干脆不指望你来和他玩了。
而如果你能及时、不敷衍的回应孩子,并参与其中,这就是高质量陪伴。比如孩子叫你和他一起读绘本,你放下手中的手机,拿出绘本,认真和孩子一起读,可以和孩子讨论绘本的内容,参与进去,让孩子感觉到你愿意和他一起做事情,这就是高质量陪伴。
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1、及时、认真地回应孩子
比如孩子想和你一起玩跳棋,你能或者不能都要及时、认真地回复他。最忌讳的就是你冲着孩子大吼:“没看见我忙着呢吗?一边玩去!”
正确的做法是:(1)如果手中没有紧要事情:就高兴地接受孩子的邀请,一起和孩子玩起来,参与进去。
(2)如果手中有非常紧要的事情:就诚实地告诉孩子“妈妈很想陪你玩,但是你要等妈妈几分钟。”其实如果从一开始就打好底子,孩子是很讲道理的,这时大多的孩子都会同意等你一会儿。
2、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也是一种陪伴
其实关于陪伴孩子我一直有一个自己的“秘诀”,那就是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当然你不能真指望孩子能帮助你分担工作量,我更在意的是做家务过程中的互动,参与感,让我和孩子都身心愉悦,这就是高质量陪伴。比如:我洗衣服的时候,会在卫生间给孩子放一个盆,然后给他两双自己的袜子,告诉他妈妈洗衣服,你洗袜子。这样干家务的同时,也和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但这样做的坏处是:每次我都要收拾残局,还要注意这个方法一个大前提是:保证孩子安全,不能让孩子触碰危险品如电、热水、火源等。
3、偶尔给自己放个假,恢复能量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我外出连着几天没有见到孩子,那么我再次出现在孩子身边时,我就会特别及时回应孩子,耐心也会增强很多,陪伴的质量变高。我觉得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就是我的全身能量恢复了,因为妈妈一个人带孩子会很累,你想一个本身都很累的人,如何及时热情地回应他人呢?所以我们要拉着爸爸或者家里其他亲人,让他加入到育儿中,给自己放个小假,回复一下身体消耗的能量,要知道: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和陪伴。
总结一下:
养育孩子,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陪伴孩子是一场走进彼此心灵的过程,无论怎么陪伴,带着爱和耐心都不会错,即使你现在有点累,工作压力有点大,糟心事情有点多,回到家都请你放下那些,真正地看见并回应孩子,珍惜陪伴他的每一刻吧,因为孩子们很快就长大啦!
(~欢迎您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给孩子陪伴其实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形式,一种是实质。
不知道还有人是否记得,美国曾经做过一个惨绝人寰的实验,关于人的陪伴问题,一只猴子和一只机器猴子冷冰冰的铁机器,还有一只毛茸茸的猴子关在一起。
虽然冷冰冰的铁机器给这只小猴子提供了饮食方面的帮助,也就是说物质生活的必须,但是这只小猴子更喜欢和毛茸茸的猴子妈妈在一起。
所以说对于孩子的陪伴不仅仅是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一些肌肤上或者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
上一篇:微信生日红包发多少吉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