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行招聘考试需要注意什么?
银行,笔试,考生银行招聘考试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银行在招聘的时候是不会对证书提出要求的,一般的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在进入银行工作之后,银行内部也会组织培训考试的。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银行招聘需要先进行网上申报,你有这些证书的话也是一个加分项目。银行的网申其实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刚刚步入或者是还未步入社会的同学,不了解简历的重要性,以至于在网申阶段就被刷下来了。备考银行的同学,一定要从一开就认真起来哦,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松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银行资格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
2、公共基础科目: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证书的考试内容为银行业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基础知识)。
3、专业科目: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专业证书的考试内容为银行业从业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5、考试形式:资格考试实行计算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6、资格考试大纲由认证办公室组织制定。资格考试的命题范围以公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注意的那就是好好考试,考前好好用“银行从业资格考试”APP备考,注意这些就差不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下为2019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的注意事项的具体内容:
1、报考人员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中选择一个招考职位进行报名。
2、报考人员只能以全日制最高学历学位报考。
3、报考人员必须如实、完整填写个人信息,毕业院校名称必须与毕业证书上的院校全称保持一致,社会在职人员必须如实、详细填写工作经历。
4、报考所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2019年度人员录用招考(招聘)报名推荐表》(应届毕业生填写,面试时提交)可从上述网站下载、打印。
5、为方便考生,降低报考成本,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以及大连市、青岛市、厦门市共设置34个考点,报考人员可在报名时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择笔试地点,笔试地点与报考单位所在地可以不同,10月20日24:00前,报考人员可修改参加笔试地点。
6、已确认参加笔试的考生,请在规定的时间打印准考证并按要求参加笔试。已确认参加考试的考生,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参加笔试,请务必于考试结束后7日内,与考点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联系说明缺考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故缺考人员第二年将不能继续报考,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以适当方式公告无故缺考人员名单。
7、报考人员只能使用本人二代身份证报名,并确保考试时身份证在有效期限内,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8、在未审查状态下,报考人员可以更改网上报名个人资料、报考职位。资格审查通过后,已提交的个人资料及报考信息将无法更改。资格审查未通过,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9、此次招考不向报考人员收取任何费用。
报考人员应对网上提交的信息和材料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凡未按要求填报或与实际不符、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一律取消考试资格或录用资格。
以上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注意复习,不要错过网申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详细了解银行考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进入银行,第一步就是要详细了解银行招聘的考情,在复习的时候才能清楚的知道应该从哪几部分进行复习、以及准备的深度。银行笔试主要涉及行测、综合知识、英语和性格测试四部分,但各部分在不同的银行考试中占比不同。其中,行测具体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综合知识涉及科目较多,如经济、金融、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法律、管理等科目,英语主要考察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性格测试题目较多,但不记入总成绩。因为银行涉及科目和知识点较多,考试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特别是还没开始复习的同学更要抓紧时间了。
二、系统复习知识点
第一轮以理论为主,系统学习各科目的理论知识,可以搭配相关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在书籍的选择上,对于零基础和非经管专业的考生来说,可以优先选择《全国银行招聘考试一本通》作为入门教材,本书涉及的科目比较全,基本上涵盖了银行考试所涉及的所有科目种类。此外还可以通过一本通全面了解银行考试的题型、题量、考点分布等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大家梳理理论体系,同时能够快速理清考点,抓住考试重点。当然,如果考生时间充裕,还需要进一步的复习备考资料的,可以买相应科目的专项备考资料;或者考生有比较心仪的银行的,可以有正对性地买具体银行的备考资料,例如《中国银行通关攻略》、《中国农业银行通关攻略》。此外,若考生要准备人行和政策性银行考试的,经济金融等专业知识还可以参考大学教材,如高鸿业《西方经济学》、黄达《金融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