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幼小的衔接准备?
孩子,小学,家长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幼小的衔接准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掌握沟通的火候
在幼儿园期间,你操起来电话就给园长老师打过去,问孩子在幼儿园情况怎么样,表现如何,到了小学,你就不能那么随意了。老师要上课,要应付学校的各种安排,要有自己的私人生活,不可能随时随地接你的手机,回复你的微信。
有些家长就会内心戏特别多,给老师打电话没接,就在想老师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啦,是不是暗示我什么啦,其实真的可能就只是因为他在上课,当时特别忙,或者不知道是谁的号码。
你的支持,就是要充分的信任,对孩子的相信,对老师的信任,做到不打扰,少打扰。如果想和老师沟通,和老师约定好时间,或者晚上接孩子时,有些家长已经离开了,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家长晚来,老师通常会稍等一会,这就是好的时间点,你自己来掌握,如何利用好,和老师进行沟通。
沟通也要保持界限感,不是去指导老师,不要用自己“浅薄”的教育方式,去要求老师。也不要对老师说,我家孩子如何如何,请老师这样那样。你指导老师的方法是对的吗?我们先不说她有没有时间按你的思维去落地执行,就算有的话,你给老师支的招,老师就省心啦,按你说的去做就完了,反正也不用担责任。
5、“利用好”老师
久明老师一年级孩子培育说明书里,说到低年级孩子,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依附权威。
特别是一年级这个时期,老师和父母是同时并存的两大权威,也是少有的时间段,并存的两大权威,所以你一定要利用好这个特点。
首先,无论任何时候,记住,是任何时候,对老师评判、评价,这些话是能够传到孩子耳朵里的,也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和老师的接触当中,能够表现得出来的。
这样做没有丝毫的好处,也会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父母和老师这两大权威,相辅相成,一旦有一方出现负面因素,都会让孩子对这两个权威的关系,变得混乱。
要合理利用好老师的权威性。用老师的夸奖,老师的嘴,甚至夸大一部分,去传递给孩子,在孩子心目中营造出更多的老师的好,比如:女儿,今天老师和我说,你在班级里不仅纪律是一流,站排速度最快,而且上课眼神能够跟着老师的粉笔走,你知道吗,老师说这是她教了这么多年书,看到的最优秀的品质,这么用心听讲的那些孩子,最后都成为了非常出色的人……
当我们跟老师沟通的时候,也要不断夸奖老师,用孩子的口吻夸奖:老师,我们家这孩子,平时挺倔强的,一般人还瞧不起,但自从上了学,回家就和我说喜欢你,有时候我都感觉嫉妒呢。孩子说你平时虽然严厉,但能感觉到你眼神中对他们的关爱,他这么说,我都很惊讶,我感觉他真的成长了呢!
感觉是像“拍马屁”,围绕着我们的目的,是让老师喜欢上孩子为目标。拍马屁的最高境界是:拍的恰到好处,听起来好像实话一样真实,但又能让受拍者欣然接受,不觉得肉麻,让听到这句马屁的人欣然赞同,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不必要照搬我说的原话,遵循这样的方式,去真诚的挖掘和提炼。
你用心揣摩一下,如果孩子早晨上学总是迟到,你是絮絮叨叨的追着孩子,还是利用好老师这个权威呢?
以上这五点,你用心的体会,这些是我从久明老师【孩子培育说明书】中提炼出来,并且根据真实场景,来给你讲解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虽然是一年级孩子培育说明书,但对小学生其他年龄段也同样适用,有远见且用心的家长,就会有所挖掘,有所收获。
如果你有问题,可以留言回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转发、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衔接班其实不用太过意去上,只要做好上小学前的准备就行,上课纪律、上课听讲可以事先多讲讲,增进小孩的小学意识,可以多读一些课外书给他听,包括国学知识。至于拼音、数学、英语,这些上小学后就有课了,如果提前上学讲了,到了小学后,老师讲的小孩认为他都会,反而听不进去,而之前学的是半调子水平,真要学的时候他没听进去,这样得不偿失,到什么年段学什么就行,拔苗助长不适合小学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首先,要求家长从当下做出改变,学习换位思考,去做智慧型的沟通者。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最先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幼儿园重在照顾孩子,而学校重在教育孩子。大家要把孩子交给学校,送到老师手里,那是我们的宝贝从未接触过的陌生人,他们不知道孩子三十分钟就需要小便一次,也不知晓孩子一揉眼睛就是发烧了,他们更不知道孩子从小没有用淋浴洗过澡,眼睛一进水就哭个不停。
解决这些困扰的必要条件,就是沟通。和孩子沟通,让他慢慢接受自己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事实,要开始他的小小规范人生;和孩子的家人沟通,没错,就是你自己,你的伴侣、家里的老人甚至是会出现在家宴上的亲戚,所有人都要有统一的意识——我们进入了过渡期,孩子需要有质的转变;和孩子的幼小老师沟通,我的孩子有哪些优点和长处,他切实的存在哪些不足亟待改变,我们需要共同配合做出哪些助力。
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当你把孩子、家人和孩子的老师紧紧的聚力在一起,大家彼此了解,沟通及时,互相信任,抱着同样的目标,怎么可能会出现抓瞎的情况?
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处理孩子琐事甚至被一趟又一趟请家长时,你就明白了今天我首先分享的意义何在。简而言之,最朴实的真谛就是表面一致,内在升级。在孩子面前,全家人意见一致,老师家长意见一致,事后大家再反省寻找最优解,长期以往下来,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话,懂事,表里一致,那时你会发现育儿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
二、第二个小建议,就是我们要勇于变成坏人。
我们当然要宠着孩子,作为孩子的老师在我们的要求下也可以特殊照顾孩子,但当孩子离开了温暖的家,纯洁的学校,遇到的就全是社会上的坏人了!试想到了那一天,谁来保护我们的孩子?在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这一年,孩子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习惯的养成。专业的教育者从来不会对六岁的孩子苛刻,我们也不必幻想他能够自觉完成作业,每日进行阅读,光盘吃下所有的食物以达到营养均衡,但是却可以从生活、学习、行为三个方面做出以下的计划:
上一篇:南宁哪个菜市场的菜售价便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