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真的不行吗?为什么现在有些人黑他?
刘备,军事,都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真的不行吗?为什么现在有些人黑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定管理,冶约,灵活水平,为聪明多谋人,但作者加大虚构吹扬之面,为心细多毅多心之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诸葛亮被黑的观点有哪些?
军事才能低
北伐劳民伤财,但没有成功。
南征蛮夷兴师动众没有什么意义
用人不当,丢荆州街亭
我们看下这些黑点的论据
㈠军事才能低
主要根源在于《三国志》里陈寿所言: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这里重点是“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这句,意思是说诸葛亮擅长治理军队,但没有什么奇谋,治理国家民众的能力要高于军事战略能力。
这个观点基本上是晋代史学家的共识,《华阳国志》的史学家常璩甚至拿“宋襄公求霸”来形容诸葛亮北伐,说:
“诸葛亮“主非中兴之器,欲以区区之蜀,假已废之命,北吞强魏,抗衡上国,不亦难乎!似宋襄公求霸者乎?”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的,如《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他盛赞诸葛亮
“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而唐宋两朝对诸葛亮持正面看法成为主流,《晋书》对贬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说法进行了纠正
“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不过争议者也有,宋以后一直到现在,都是争议不断,两种意见的人也都纷纷登场争辩,的确很热闹,陈寿应该是始作俑者。
㈡北伐劳师动众,但没有成功
持此观点者,举出的例子就是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没有用魏延的奇谋等。
㈢持南征蛮夷兴师动众没有什么意义的人通常认为诸葛亮抛开主要对手曹魏不管,倾力去讨伐西南偏远地区的蛮夷之人,是舍本逐末。
㈣持诸葛亮用人不当观点的人认为诸葛亮用马谡造成丢失街亭,让北伐功亏一篑,用关羽丢失荆州,让“拯汉之规,于兹而止”“以庸、蜀为关河,荆、楚为维翰”分兵北上的战略宏图化为泡影。
我们挨条分析下
㈠ 军事才能低
说陈寿故意黑诸葛亮,估计有些过了,虽然《晋书》上说: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
但看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所以他应该不会这么渣,拿史书来黑诸葛亮。那他这么说是为什么呢?
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陈寿当时已经从蜀投降晋了,他心里的观念曹魏是三国的正统,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所言:
“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
一语道破陈寿尊曹魏为正统的原因。就是陈寿是晋臣。我们看下他的表现
①只为《魏书》做帝纪。而《蜀书》《吴书》只有传,没有纪。②《蜀书》《吴书》都要提魏的年号,《魏书》不去提吴蜀皇权更替的情况。③《魏书》提到三国之间战争和外交用一些贬义的词,说诸葛亮“寇边”(贼寇侵略边疆)。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以奇计帮助刘备多取荆益,确又说诸葛亮“奇谋为短”,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八阵图”都一带而过。
陈寿的倾向性不言而喻了哈。
我们看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真的低吗?
①以刘备之弱,助刘备与魏吴三分天下。②南征蛮夷,取马谡之策“攻心为上”,“南人不复反也”。③几次北伐,以远道而来的十万军队打得军队几倍于己的司马懿谨小慎微不敢应战,听任诸葛亮百般羞辱。被“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后自嘲“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④发明八阵法,诸葛连弩,屡克强敌,唐以后重新复活了八阵法,取得了惊人的成效。⑤木牛流马分兵屯田,保障后勤供应,虽然粮草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千里作战的成就惊人。⑥治军有方,赏罚分明,蜀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乃至“戎士简练,民忘其败”。⑦知错能改勇担责任,“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有句俗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事实上陈寿是这样认为的,“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即便诸葛亮有通天的本事,也奈何孤掌难鸣,面对人口、经济、军事实力远强于自己的曹魏,的确无力逆天改命。“长使英雄泪满襟”。
㈡ 北伐劳师动众,但没有成功
诸葛亮以10万的兵力,面对智谋不下于自己的司马懿,毅然出兵,以汉中的一支孤军打得30万精骑的司马懿惊呼“此奇人也”。以疲弱的蜀挑战强大的魏,虽未“兴复汉室”,但以小胜战和也实属不易了。
㈢ 南征蛮夷兴师动众没有什么意义
“攻心”为上,让大后方安枕无忧,才有更多的力量北伐,这个是必须的。
㈣ 用人不当,丢荆州街亭
荆州是关于不听诸葛亮的嘱咐才丢的,王夫之评:
“羽守江陵,数与鲁肃生疑二,于是而诸葛之志不宣,而肃亦苦矣。” “关羽,可用之材也,失其可用而卒至于败亡,昭烈之骄之也,私之也,非将之道也。”
是刘备的骄纵,使关羽丢了荆州,让“跨有荆益,两路出兵,收复中原,兴复汉室”成为了泡影。而让一支孤军深入中原奇袭长安,无疑等于送死,很难撼动曹魏的根基,对于缺兵少将而一向谨慎的诸葛亮来说是不会这样去冒险的。
结语:诸葛亮无论在战略、治国、治军、军事、外交上都展现了卓越的才能,是前年不遇的奇人,这点是毫无争议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