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真的不行吗?为什么现在有些人黑他?
刘备,军事,都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真的不行吗?为什么现在有些人黑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亮的经历、事迹。晋朝陈寿在《三国志》中表述的很全面了,《三国志》中只有为王者才单独立传,而陈寿却单独给诸葛亮也立了传。
多读诸葛亮篇,会发现陈寿是深怀敬慕之情而著与文字的。文后陈寿还怕当朝非议他,誉词太多于曾是魏国之敌国的人物,而深表惶恐。
陈寿还收集了诸葛亮的一些文献、政令文件希望被借鉴于当朝。
陈寿的父亲就在诸葛亮手下当过官。能够用文字记载诸葛亮的事迹,让诸葛亮的贤良形象广为流传后世,非陈寿首功莫属。
然而有人置疑陈寿的笔力,拿陈寿撰写史志的一点儿缺点说事,以偏概全,偏颇指责,不可取。陈寿或许在记载另外他人不重要的环节上,有曲漏之笔,在诸葛亮传上,陈寿绝对是中肯,佩服之意溢于文外。
如果说,刘备夺得一分天下,是诸葛亮的才略尽力占其因。那么,陈寿单独给诸葛亮立传,只能说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在散发。后世的帝王对诸葛亮大加推崇、宣颂,私心上是有想让下臣学习效仿的角度,但也不排除帝王也会有对忠胆、大贤的一种敬重之意。
诸葛亮一生为人端正廉明,尽忠主上,尽心岗位,治政与军事都高于常人,放到现在,也是大企业公司愿意高薪聘用的大才。德才兼备,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历史长河中,民间对于诸葛亮的正能的广为流传,相信但凡就算有什么置疑,也是蚂蚁撼树。质疑者自会多少会被带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嫌疑。
两千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迅猛,进入科技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事与理的认知,对于人性逻辑展开的思维,更加广深全面。对于一些史事,评论观点也呈现多样化,创新化。于是,对于古代的一些人和事,产生了新观念、新置疑,甚至否定论。这是社会的进步,无可非议。但我们还是要有个良性认知和负能认知的区分对待。 比如有人置疑诸葛亮数次伐魏,是穷兵黩武,有人甚至提出诸葛亮是阻碍国家统一的罪人。这就属于负能认知,不易评论扩大化,使人们原本的是非观产生突兀的混淆。 而仅就诸葛亮到底军事谋略神不神?治政理念强不强?展开一些新的观点的评论交流,开益创智,把民间神话的诸葛亮多还原一下人性的东西,到还未尝不可。
陈寿在写诸葛亮时,就提到过,诸葛亮在治理政务方面要强于他的军略能力。一方面赞扬他的行军调度施策细节方面,一方面也品论了诸葛亮战略大局观方面也有欠缺。 后人也有提过,司马懿拒不出兵,死守死耗北伐的蜀军时,诸葛亮进也无策,退又不退,不合乎古代真会打仗的一些将帅能进则进、知难则退的道理。
总而言之,当下人们脑洞多开,评论自由,希望否定抹杀诸葛亮贤明的一些置疑,不要多有出现,人们也不要人云亦云。古代上层、闻人都认可的人物,难道你比他们还高明吗? 若是理性的分析诸葛亮性格脉络,把他存于民间的一些过于神话的观点,往人性化的诸葛亮身上拉一拉,到是研究历史和喜欢历史的人们应该可以多多交流探讨。
我是爱看古书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历来争议颇大。有人认为诸葛亮军事水平有限,名不副实。而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军事天才。
克服中原
唐肃宗的时候,诸葛亮被享配武庙十哲。和孙武、吴起、乐毅、白起等历史名将并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十哲之一的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产生了质疑?
诸葛亮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对军事水平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战绩了。武庙十哲中的其他九位都是战功赫赫。白起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打残了山东六国。而诸葛亮的战绩除了一个七擒孟获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了。五次北伐,徒劳无功。尤其是第二次被当时名气不显的郝绍挡在陈仓。这一切都不像一个名帅所应有的水平。
成功总能够赢得赞誉,而失败自然饱受诟病。诸葛亮战绩不显。人们对其产生质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国演义的过分神话和历史上实际人物差距太大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人都是通过《三国演义》知道了诸葛亮。但是演义中诸葛丞相的形象是无敌的,似乎这天下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逃脱诸葛亮的掌控。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演义中丞相的真实写照。只是演义毕竟是演义,和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有差距的。鲁迅曾说演义中的孔明“多智近乎妖”。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升,接触信息渠道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诸葛亮的真实历史形象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不再是局限于《三国演义》。尤其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系列,还原真实的历史形象。但是由于和演义中差距太大,很容易给人造成不过如此的感觉。加上诸葛亮确实无显赫战绩,尤其是《三国志》陈寿最后总结性评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更是让人们觉得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差,认为诸葛亮军事水平高的都是演义吹嘘的。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能够享配武庙十哲是否真是浪得虚名?
绝望中的丞相
诸葛亮在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便依据刘备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战略规划,后世称刘备和诸葛亮这次对话为《隆中对》。此后刘备集团便以此为指导思想,于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有着非凡的军事战略水平。
虽说在刘备在世的时候,所有的战争都是刘备统帅的,诸葛亮在这时候担任汉初萧何的角色。为此,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只是一个萧何式的人物。但是,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地位很高,刘备在军事行动应当不会撇开诸葛亮,诸葛亮在军事行动的部署中也应当有建树。诸葛亮虽不随军参谋,但是至少在大方向上,诸葛亮功劳不小。而且诸葛亮更是为刘备管理大后方,训练士兵,这点很重要,士兵刚刚招募不通过训练直接上战场那是死路一条。而刘备自从有了诸葛亮之后,一改当初屡败屡战的局面,诸葛亮功不可没。从中我们也能够了解,诸葛亮的治理军队的水平至少不弱于同时代的其他将帅。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被陆逊击败,不久便病死在永安,刘备将蜀国的一切托付给诸葛亮。从此诸葛亮从幕后走向前台。
夷陵惨败让蜀国元气大伤,尤其是能征善战的将士死伤太多了。这是个致命的打击。这个时候的蜀国是有亡国的危险。诸葛亮确实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不是凭空吹嘘。东联孙权,南平孟获。居然在五年后,也就是227年对魏国主动发起攻击。短短的五年时间,诸葛亮又拉起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史书记载: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