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东坡是千古第一文人吗?
苏轼,文人,他的苏东坡是千古第一文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苏轼开豪放词风,开一代风气。
苏轼把宋诗革新的成果运用到词的创作中,前此流行的花间余韵、南唐遗风,题材尤其狭窄,风格绮靡华艳,脂粉气多,英雄气少。词家都恪守着词别是一家的教条,决不越雷池半步,严重阻碍了宋词的革新与繁盛。他的词作中,不仅书写豪情壮志,也有怀古咏史、咏物纪游、游访农家、怀故寄远、问茶赏酒等方面的内容。他的词篇风格豪迈雄健,苍劲有力,打破诗庄词媚的思维定势,把宋词引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里。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推动宋词的革新与发展,直接开启了两宋的豪放词派。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不朽词篇,其场面之宏大,气势之磅礴,胸襟之宽广,意境之深邃,都是前所未见的。
四、苏轼是全能型的通才,千古少有。
苏轼多才多艺,是个全能型的通才。文人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他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在书法上,他主张“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注重写意,独辟蹊径,以行书楷书见长,开创苏体,从而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他的《黄州寒食诗帖》作于被贬黄州之时,诗文与书体有机结合,笔力纵横,笔势跌宕起伏,将“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孤独愁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在绘画上主张表达真实情感,反对一味地描摹复制自然,形神兼备之中,更重视神似。他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特别擅长画墨竹、怪石、枯木等意象。他的传世之作《潇湘竹石图卷》为绢本水墨画,画境萧散简远,宁静淡泊,却也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堪称价值连城的孤本,是中国绘画的瑰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对于“文”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个人觉得“千古第一文人”这个称号无论给谁,都会有人觉得有比他更强的人。有人喜欢苏轼的狂豪绝迈,有人喜欢李白的洒脱不羁,有人喜欢杜甫的忧国忧民,有人喜欢李煜用情真挚,有人喜欢柳永的清劲奇丽,所以如果单单拿出一个人而让大家公认为“千古第一”那岂是一个难字了得。
清代的文学家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中对苏东坡的评价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而同样是清代,另一个人对苏东坡的评价就不一样,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过这样的评点“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高,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
距离苏轼最近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无咎有过这样一段评价,被记录于《苕溪渔隐丛话》“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再来看看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些大师对苏东坡的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过这样一段比较“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著名学者,史学泰斗钱穆先生对苏轼也有评价,“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这个是《国史大纲》中对苏东坡的评价。
著有《苏东坡传》的林语堂在这本书的序中对于苏东坡有过一段整体的概括“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在这些不同的评价里,有对苏轼极高的评价“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这个评价无疑是所有评价里最高的评价了,另一个以“文”成“仙”者。而其他的评价里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苏东坡的一些不足,或是说其缺少情感,或者说他韵律有差,或是说他恬静不足的。不过我们可以或多或少的可以找到一些权威人士,拿苏东坡与旁人做的比较,王士祯与王国维都把他与李白相比,钱穆先生的那句话指出了苏东坡的不足,但也是把他放在了与王维和杜甫一个水平的人来比较。
但是看遍了所有人的评价,我觉得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介绍应该是最为精准的,我们可以从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里看到一个活脱脱的苏轼。一个人,一个充满了个性,一个对社会存在不满,一个乐观的、人道的、亲和的文豪。他有着多重的爱好,也有着多重的形象。从林语堂先生的评价里,或许我们可以看出来苏轼的一个特点就是“真”。
对于苏轼是不是“千古第一文人”或者谁可以得到这个评价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结论,不过我可以说,苏轼绝对可以算在“第一文人”梯队里的人。苏轼的文,有其思想的独立性。他的文章,不仅仅要传道,而且要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苏轼所尊崇的“道”也不是单纯的“儒”家之道,而是一种多元化的道,他的风格多样生动,能够把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而他的词更是开“豪放”之先河,继柳永之后,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的诗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宋代的诗歌论性强,而艺术性弱,宋诗两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生硬和乏味,苏东坡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无疑是宋代诗歌的第一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千古第一文人这一说法有失偏薄。学而优则仕,中国的文人几千年来都和政治或者说官场脱不了关系,从孔孟到程朱,从屈原到陶潜,杜甫,苏轼,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曾国藩,鲁迅等,这些都是中国的脊梁。不能简单的说谁是千古第一文人。摩天大厦从来都不是一根柱子支撑起来的。往后的路更长,出现的文人文学家更多。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对他们的评价和地位都会不一样。谁是千古第一文人在中国是个伪命题,不科学。西方某些媒体为博眼球喜欢搞这个世界第一那个世界第一的评选。这与他们的逐利性质有关,我们了解了解就行了。我认为凡是为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幸福做出贡献的我们都应该尊敬,都应该牢记。关公战秦琼的事不能搞。
上一篇:如何应对棉花偏旺和早衰现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