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让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家长,家庭教育怎样让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家长们要始终明白,赏识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4、专心致志是儿童开展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习惯或品质要求。
5、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的身体,也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性格和个性,还会让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6、帮助孩子寻找意志力,培养意志力,保持意志力。 内心的坚强、毛病的克服、行为的改变……都可以从中获得。
7、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方法。
8、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过程,还伴随着人的情感和意志的活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教育,而是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简而言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也有部分不希望,这个先不提),但是同时他们也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一部分。
就和如果你说某个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爸妈人家会生气一样,其实很多父辈希望孩子不仅仅继承血统,还至少要继承自己部分的社会身份,甚至性格,三观等等,特别是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那部分,这就是社会再生产。
所谓的不能忘本之类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说白了,即使他们是错的,要让他们否定自己很难。然后,在教育上也是一样的。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像我呢?
当然是我怎么过的孩子也怎么过啊!我小时候这么来的,所以我也这么对你,你的孩子你也这么对他们就行了啊!当然他们未必会想到啥社会再生产这种词语,但是他们的行为确实是在这么做的,他们希望用他们长大的方式能培养出一个个比他们更好但是继承了他们特质的副本。
但是世界在变,特别是在天朝,两代人之间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应该说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已经高度重视了,而且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这一点从“天价学区房”的热潮就很容易看出来。就我身边来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生源越来越差,而县城学校也面临学位严重不足的情况。因为好的苗子大都进城里了,农村学校的状况越来越艰难,成天面对着一群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有时候需要找家长沟通吧,要不就去只能找到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孩子,要不就去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顾不上!甚至还有少数很不耐烦“孩子到了学校就归你们老师管,我很忙,别打扰我”。面对这样的家长恐怕家庭教育也就无从提起了吧。
总得来说,大部分的家庭在家庭教育这方面应该都是很重视的,更多的应该是缺乏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至于少数奇葩家长,恐怕是很难有办法来转变了。毕竟,就像人们常说的“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家庭教育一直都很被中国父母重视。从拿筷子不许竖兰花指,到幼儿园打输了别回家,这都是家庭教育,现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过往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在新的时代面前有些适应不良的症状。
不过常见的也就是这些:
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家长觉得自己不指望孩子养老了,就希望孩子“快快乐乐”,结果孩子失去了家庭责任的压力之后,反而迷茫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甚至失去了努力(主要是学习)的动力;
以前教育模式是父母管生活,学校老师管成长,平时去工厂帮工/地里干活就算社会实践了。但是现在学校老师只关心成绩,不关心成长,也不敢/不愿过多管教孩子;社会实践从打工挣钱变成了交钱旅游。这就成了社会教育全缺失,学校教育缺一半,本来只管生活的父母一下成了一把抓,非专业父母表示压力山大。
以前的家长,权威感来自力量和知识,孩子隔三差五就要感叹一下“我爸力气真大”“我妈知道真多”。现在呢?生育年龄越来越晚,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中年后期的父母和孩子一比,体力真没啥优势。而知识量呢?靠咱们那点生活阅历哪比得过抖音、知乎、豆瓣、百度啊?力量和知识都没啥优势,父母权威从何而来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孩子18岁才成年,这意味着,在这之前的漫长时光,他都要受教育。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家长跟老师说:“老师,孩子我管不了啊,不听话他就怕你,你管着点。”
其实,这让很多老师很无奈: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孩子,父母两人教一到两个孩子,精力分配上就有巨大悬殊,怎么认为老师可以做到父母做不到的事?
教育孩子这件事,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培训,规范孩子行为,教会孩子讲道理,是父母的责任。
那想要教育出一个好孩子,父母到底要怎么做呢?
一、从小就给孩子立规矩
很简单,立规矩。之前思玛德教育在进行街拍时,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家有没有给孩子定规矩?”,很多家长的回答是有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