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45岁后,身上这一处越“软”,一处越“弹”,就越能健康长寿,指的是哪里?
肝脏,血管,健康45岁后,身上这一处越“软”,一处越“弹”,就越能健康长寿,指的是哪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已经患上了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朋友,应严格按照医嘱定量、定时服药,并且要定期关注身体状况。
“肝脏”弹点,身体将会更加健康:
肝脏,人体内最大的“代谢脏器”,日常靠饮食摄入的食物都要在肝脏中进行合成和分解;肝脏的“安全”,关系到全身的健康。随着健康的增长,随着各种“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威胁,肝脏也会受到伤害,甚至会被肝硬化等疾病侵袭;拒绝“危险因素”,让你的肝脏变得弹一点,全身都会因此收获幸福。
戒酒:
酒和肝脏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饮酒量越多,肝脏出现问题的风险就会更大。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酒龄的增长,机体患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问题的风险也会升高;早一日戒酒,肝脏就会更健康一些。
培养健康的“进餐习惯”:
少食多餐,拒绝“暴饮暴食”;减少肉食,特别是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拒绝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
每餐少吃点,减少油炸食品等高脂食品的摄入量,预防肥胖从“少吃”开始。
调节心情,养成“积极的心态”:
毋庸置疑,“坏情绪”会伤肝。如果这个人经常抑郁、生气、难过,那他的肝脏必然会受到影响,当坏情绪得不到及时发泄的时候,肝脏就会引起更大程度的“难受”。
勤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当一个人变胖的时候,他的肝脏就会受到脂肪等物质的影响,甚至会诱发脂肪肝等疾病。减肥的关键举措在于“运动”,坚持每日适量的运动,保证每日适量的能量输出,单日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保护肝脏从运动开始。
好好睡觉,拒绝熬夜:
人需要“劳逸结合”,脏器同样如此;人在熬夜的时候,各大脏器都处于“煎熬”的状态,长期以往无疑会伤肝诱病。
晚上早点睡,早上早点起,“睡足时间”是关键,单日睡眠时间该达到7—9个小时。
人到中年“烦恼”多,当你的血管越来越软时,当你的肝脏越来越弹时,你的身体必然会更加健康。用靠谱的方法做好“全面养生”,愿各位身体安好,中年无恙。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到45岁,对于家庭,身兼重任,上有老、下有小;
对于工作,压力和责任更大,且上升空间变得受限;
对于自己,身体逐渐走下坡路,身体上“各个零件”功能大不如从前。
那么,45岁以后,如何能让身体健康,更长寿呢?
45岁以后,身体有“1软,1弹”,恭喜你,比较健康,是长寿体质
“1软”——肝脏软
一个健康的肝脏,是柔软的,有弹性的,触之,如嘴唇一般。
一旦肝脏受损,机能下降,会导致肝脏“变硬”,形成肝硬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久坐等不良习惯,都会加速肝脏“变硬”的过程。
想要肝脏健康,谨记“2多,3少”
1、多蛋白质
来源:蛋类、鱼类、豆制品、奶类等。
肝脏的自我恢复,离不开优质的蛋白质。
优质的蛋白,可以提供多种氨基酸,抗脂肪肝因子,能够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另外,日常多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2、多运动
经常走路,这项运动,有助于强健肝脏,促进肝脏健康,也有助于排毒。
走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在晚饭后半小时后走路,更加有利于肝脏健康。
另外,走路,也有助于“散心”,疏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走路,要以微微感到疲惫为佳,不宜过度运动。
3、少抑郁
中医讲:肝主谋虑,主疏泻。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抑郁的状态,慢慢会郁出病来;
先从肝起,然后至胆,至脾,至胃,乃至整个生物钟,都会变得紊乱。
长此以往,会使肝气横逆,严重损害肝脏健康。
4、少酗酒
我们都知道,喝酒伤身;其实,每天喝点小酒,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日日酒不离手,过量饮酒,则是对身体的“不负责”!
要知道,酒是公认的肝脏的“敌人”,一旦摄入过量,过频,很容易导致“酒精肝”。
而肝脏发生病变,通常都是由酒精肝开始的。
5、少重口
这里的“重”,指的是重口味,即高油、高盐的饮食。
高油的食物,通常热量较高,会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发生;
另外,肝病患者在食盐方面也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尤其是腹水患者,如果吃过多口味重、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1弹”——血管弹
俗话说,人与血脉同寿。
也就是说,血管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寿命的长短。
尤其是45岁以后,血管会逐渐变硬变脆,失去弹性,进而,控制血压的能力也会变差,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随之而来。
因此,如果能保持血管有弹性,说明你的血管还算健康,身体自然也差不了。
想要肝脏健康,谨记“2多,3少”
1、多膳食纤维
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液胆固醇,有明显的效果。
相关数据指出,每天摄入5-10克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能够降低10-15%的低密度脂蛋白,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食物来源:粗粮、芹菜、韭菜、豆类等。
2、多茶水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对血液循环及降低血稠有一定作用。
譬如寸荷叶,十分常见,就是我们常说的荷叶。其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从而改善血液粘稠状态,降脂降压,预防血栓的形成。
将其与苦丁,蒲公英搭配成,寸荷叶苦丁茶,泡水喝,效果最佳。
苦丁:就是常说的,小叶苦丁。其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还可清热散风,可降低血压,对高血压者,有很大的好处。
蒲公英: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杯寸荷叶苦丁茶,代茶饮,可以促进身体排毒,降脂、降压、改善血粘稠,稳定血压,保护血管健康。
3、少盐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讲到,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保持在6克以内,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在4克以内。
一旦摄入过多盐分,会增加人体内钠的成分,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压的压力,使血液更加黏稠。
上一篇:无花果哪个品种比较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