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时间,孩子,观念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经历了儿子对时间认识的各种反复,子玲得出的结论是:绝对不要为了教孩子认识时间而去教。认识时间只是一段思维启蒙的小路,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二、在游戏中认识时间
沙漏
秀宝贝了,这是一个2分钟沙漏,买它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子玲洗脸常草草了事,结果一大把年纪了还长痘痘。儿子发现沙漏后特别有兴趣,翻来倒去看里面的小沙粒蹦跶,然后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
“妈妈,这里面是什么?”“沙子。”
“它们怎么会掉下来的?”“你看,这个沙漏的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洞,沙子可以从洞里掉下来。”
“儿子,我们来看看,沙子全部流完需要多长时间好吗?”
我俩一边抱着沙漏、一边看着墙上挂钟的秒表,沙漏结束时,秒表正好走完两圈。
如果说,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我们常常会说“再玩2分钟我们就回家。”可是2分钟这么抽象,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又不成熟,你怎么让他体验到2分钟的概念呢?有了沙漏就可以帮孩子把时间的概念建立起来。
更重要的是培养习惯,比如现在,我要求儿子刷牙的时间必须有2分钟,也就是沙漏全部流完。一个几十块的小工具,作用非常大哦~
认识整点的桌游
必须隆重介绍一下这款桌游。爸爸妈妈不是一直苦于没有很好的方法教低龄的孩子认识时间吗?这款桌游,2岁以上的孩子就能玩。游戏方法特别简单:
第一步:用二脚钉做一个时钟。
第二步:选择一款骰子,自制。爸爸妈妈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对数量的认知(可参考子玲之前的文章《培养未来小学霸,你必须知道这6个数字游戏(有福利)》)决定游戏使用哪款。
第三步:找到可以当棋子的替代物,比如子玲会用儿子喜欢的小车、乐高,以及橡皮泥球当棋子。
第四步:把代表“参赛者”的棋子放到“start\u0026finish“格子上,先约定好谁先开始丢骰子。在我家是妈妈优先,因为妈妈是“美女”哦~而且,妈妈要示范呀。
第五步:比如子玲的骰子丢了6,那子玲的棋子可以走6步,并且可以把时钟拨到6。选手交换丢骰子。
第六步:如果某位参赛者走到了“spring ahead a space”,那ta可以额外多走一格~相应的,ta的时钟也可以多拨一格。
如果某位参赛者走到了“fall back a space”,那ta就必须退一格,相应的ta的时钟也要拨回来一格。
第七步:谁最先走回“start\u0026finish”的格子谁就获胜,可以获得亲密的吻一枚,哈哈。
在玩这个桌游的过程中,孩子完整的把钟表的整点都熟悉了一遍,重要的是!这是他自己动手亲自去体验的哦~想要这款桌游资源的,请看到文末哦~别着急别着急……
认识整点的游戏
这又是必须隆重介绍的一组小游戏,不过,玩这个游戏的孩子首先对数量要熟悉,并且已经接触过加法,差不多是幼儿园中班的学能。游戏方法很简单:
第一步:用上一个游戏的素材做两个多米诺骰子。
第二步:让孩子自己丢骰子,然后用点数的方式将两个骰子的圆点数量数出来,并且,还是用点数的方式将两个骰子的圆点数量相加。
第三步:找到相应的时间小卡,覆盖在时钟上。直到所有时钟都被覆盖住。
如果孩子对数量相加有难度,建议另外准备一些小道具,比如冰棍棒、纸和笔,帮助孩子把相加后的数量更直观化、实物化。
如果你家孩子已经对整点的认识很熟悉,或者ta已经在幼儿园接受过关于时间的学习,这个时候可以来个小测试帮助孩子巩固巩固~
想要这些游资源的,请看到文末哦~哈哈,子玲就是希望你能看完我用心写的文章~
认识分钟的小游戏
认识完整点、半点,有了对时钟认知的基础,可以逐步进入到认识分钟的阶段了。子玲一贯提倡的是游戏教育,不吼不叫的培养娃才是戏精\u0026佛系妈妈的一贯作风~
拿出孩子最爱的画笔,鼓励他要不要自己画一个钟表呢?
最开始的时候,先教小卡片上的时间,可以角色化呀,给每个小朋友加点戏。比如第一个小朋友是5:30,子玲会跟儿子说:“眼睛妹妹5:30就要放学了,这个时候妈妈是不是要去幼儿园接她呀?”
然后,爸爸妈妈先自己示范在左边的钟表盘上画出5:30分的时钟与分钟,再结合下面的文中子玲提供的自制时钟,让孩子自己摆弄一下5:30分在钟表盘面是什么样的。
最后子玲想说,让孩子听到、看到、摸到、手到的对时间进行全方位的感受,孩子参与的感官越多,他接受和理解的就越深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时间观念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个看起来都懂,实际上一仔细思考就容易懵的问题。
是啊,啥叫时间观念?你能说得明白吗?
实际上,时间只是我们人为所设立的一些标志,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化。从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现代的24小时,再到一些时间高敏感度的比如卫星、飞机,更是精确到秒。
我的看法是,时间观念,就是我们对时间的一种认识,与我们的行为和要做的事情相挂勾的一种理念。不一定很准确,算是抛砖引玉。大家也可以留言讨论。
为什么说这个观念,因为这个是最基本的,唯有弄清楚这个的本质,再来采取措施就更有效果了。
影响时间观念的几个因素
从上面的概念就能看出来,时间观念和以下因素有关:
1、时间的划分,也就是我们对时间的认识是怎么样的。
比如,你总说下午没时间,晚上没时间,那你的时间颗粒度就是半天。而如果你说的是,下午我有二个小时可以做件事,那你的时间颗粒度就是小时,很明显,时间颗粒度越细,时间就越精细,越高效。
2、对时间的概念。这个是指对于时间来说,我们是否严格遵循了设定的标准。
比如你设定好了,我中午12点半会午休一小时,但你玩手机玩到12点半还不尽兴,于是想再玩一会。如果总是这样,你对时间没有严格的标准,就算时间到了,你也总是会自己破坏要做的事。这也是经常迟到的人常做的事。
3、要做的行为。这个就是行动、执行力。
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到了,他表面来看是坐在书桌前了,但却东摸摸西看看,迟迟进入不了状态,这种拖延症的表现,也在说明时间与行动之间,并没有强关联。或者说,孩子还没有形成时间到了立刻行动的习惯。
好了,以上说了观念,说了原因,接下来我们说说要怎么培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1、对时间做好颗粒度的规划。首先要做到的,一定是家长,家长有时间观念,善于利用时间,孩子就会学习和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