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阶段,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孩子,自己的初中阶段,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就知道两点就行了:
我要学习好!我不要落后。
多和老师以及同学交流学习
保持谦虚的态度和自信的心态(不好意思,数学老师不会数数,多打了一行)
剩下的,都是水到渠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
众所周知,初中是孩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有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想进一切办法去给孩子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里我来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关于习惯的培养,建议考虑以下三步:
第一步:习惯的制定
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习惯的培养如此困难呢?
万事开头难,如果一个习惯的培养一直都是纸上谈兵,那么建议家长停下里看一看,是不是一开始的习惯制定就存在隐患了。因为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的要求非常有研究,但是大家普遍对于习惯如何制定却不是很熟悉,所以导致培养习惯的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所以后面的执行有时候就会变成一纸空文、难以实现了。
以下文字是一位家长与我的一段交流,聊完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在此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
案例一、 家长想要培养8岁的儿子养成一个做好口算检查一遍的好习惯。
兔兔妈:老师,我想对孩子要求数学口算题做好了检查一遍,尽量达到准确率100%。
我:好,那么你打算让孩子怎么检查呢?
兔兔妈:老师,我想对孩子要求数学口算题做好了检查一遍,尽量达到准确率100%。
我:好,那么你打算让孩子怎么检查呢?
兔兔妈:再验算一遍
我:好,那么你打算让孩子怎么验算呢?
兔兔妈:这个细节老师抠得好,我也发现问题了,就是他已经算了30道题目,再每道题让 他算一遍,他会抗拒的。
我:嗯好,我换一个问题吧,你为什么要孩子做验算?
兔兔妈:为了提高做题目的准确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现状是:做完布置题目量后,他就跑走了去玩了,我在检查。所以我意识我帮他检查错误的现状是不好的,所以想改正。
A,我的结论:
以上案例当中的家长就是对自己想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一个要求,但是家长对于这个要求如何去实现其实是没有研究的,所以导致一度出现了执行不下去的局面,也就是过程中孩子会出现消极抵抗甚至抗拒的结果。所以是第一步习惯的制定有问题。
B,修改意见:
我抛砖引玉,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类似的发挥创造,比如:
1、把数学口算从孩子一个人做变成你们两个甚至三个人一起PK游戏
2、做完了之后交换检查,你检查他的,他检查你的(家长要故意做错几个哟)
3、每次做完了之后PK,把这个结果跟你们的五角星奖励机制挂钩,调动积极性!
C,家长反馈:
嗯嗯,好办法,这个他喜欢的,我们一起玩24点,他也很积极的。以前我一个人摸索在育儿的路上,现在有了你跟谭老师,还有一群家长,我更有底气了。很多想法得到您的肯定,我实施起来也更有保障了,感觉有了指路明灯呢。
第二步:习惯的执行
为什么大多数习惯的培养最后都会不了了之呢?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家长没有搞明白是执行不下去是因为能力问题还是动力问题。
案例二、家长想要培养11岁的儿子养成一个整理书包和书桌的好习惯。
妈妈:我对孩子整理的要求是这样的:
a. 用完物品记得放回原处。衣物特放在相应的地方,用时也到相应的地方取。
b.书包里的物品在完成作业时,整理好,放在进门的鞋柜上。
c.在睡前要把书桌上收拾好,分类整理。
A,我的结论:
我的回复是这样的:看起来要求很合理,但是执行起来却很有难度。建议使用小步子原理,从最小的一个点开始改变,只要你相信并坚持,后面孩子会给你惊喜。
B,修改意见:
a.用完物品记得放回原处,这一个要求里面意味着每天增加多少个动作?这些动作都不难,但是每一个都要记住的难度太大。不可能所有的学习都一步到位的,请你先说一个你最想要他用完记得放回原处的东西。
b.书包整理好五个字看起来简单,整理好的标准具体是什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也许你以为没有整理好,但是孩子认为他已经整理好了。
c.在睡前要把书桌上收拾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同样道理,也许孩子已经分类整理,只是跟你的标准不同而已呢?
C,家长反馈:
老师,短短一周时间,竣竣的改变好大,我用了你的小步子原理,短短的一周时间,我就被他温暖到了。关于书包的整理,现在看起来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呀。其实我以前一直觉得儿子他不会整理,书包,抽屉和房间摊得一塌糊涂。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是天大的事情。在他身上没有比这更难搞定的问题了。
当时的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动力问题,而我真的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激励孩子了。听完课程之后仔细分析才明白,这主要是能力问题,我喜欢用语言告诉孩子怎么整理,实际上,孩子从我发出的信息里,接收到多少信号呢?真的很难说。因为我忽略了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示范给孩子看。在后来的听课过程过,“我做你看,我做你帮,你做我帮,你做我看”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最好概括。能力问题解决了,动力问题的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将他的整理成果跟亲子游戏和亲子活动的频率以及时间挂上钩,孩子就动力满满了。
还有一个惊喜!
竣竣平时做题,有着审题马虎的问题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起想了个办法,在他原来做题的基础上,现在就只增加一件事——拿一把尺子在手中,一边读题,一边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划出来,其他不变。各门功课如此,我们取了个名字叫一把尺子走天下。一星期之后,也就是6月28日,是一学期的期末大考,29号出成绩。数学100,英语100,语文也打破了自己以往的96分的记录,得了98分。竣竣很开心,我也特别欣慰,因为我们的行为习惯改变一点点,学习成果也随之前进一大步。
现在我们全家都很感谢老师。以后,在前进的过程中,我始终不要忘记提醒自己谨记“小步子”原则,每步走得小,走好每一步,这是成功极为关键的一步。
第三步:习惯的反馈
心理学家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成绩平均分为三组,每天学习之后做一些测试.
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并及时肯定进步之处;
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
上一篇:如果要你选择《平凡的世界》中的秀莲或润叶作为老婆,你们会选择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