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阶段,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孩子,自己的初中阶段,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习惯以及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二、上课时学生在课堂上需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学生需要养成学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初中阶段了,现在开始意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是不是已经有些太晚了。
本该小学一二年级培养习惯的方法,不可能再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起到什么作用了。要知道一个事实,孩子已经花十二三年才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生活习惯,不可能因为现在的几年学习重要性,想改就能改掉的,用新习惯代替一个十几年的老习惯,也不可能一次就能成功,一定会是反反复复的过程。为什么会反复呢?
反复的原因是过去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受益的,而新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受苦的,孩子不能坚持的原因就是很难在其中说服自己是得益的一方,需要用道德绑架才能驱使一二,但时间一长了就会坚持不下去了。
难度是非常之大的,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绝不是一两个因素,一定是系统的相关联的很多因素的集合,只改变一两个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走了个形式而已,更何况还有一个来自家长的阻碍会横在孩子的进步路线上。家长能有时间和精力为孩子付出时间吗?愿意为孩子调整自己的个人生活习惯吗?家长能坚持不管发生什么都坚决的改变吗?其实很少有家长能做得到,所以就更不能指望孩子可以培养良好习惯了。解决好了这些基本问题后,再来思考要如何改变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题主!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语言点的时候,通常会举很多的例题,同学们应该针对例题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在今后的复习查阅中,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及时纠错,总结错误原因。建议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支红笔,当老师评讲练习或试卷时,随时用红笔订正自己练习册、试卷上面的错误,红色加深其在脑海中的印象,课后可选择性的整理到改错本上。考试之前如果没有时间将练习上的每一道题目细细地复习,那不妨就将红笔标注的题目复习一遍。错题本可将这些错误集中起来,以警示自己,避免再犯类似错误。更多知识点也可关 注下北京新东方的中学课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 你必须得长有一双火眼金睛,有独自的判断能力,几乎上所有的课外辅导机构,都会说他们机构的老师是最好的,能力最强,非常有效果(但是结果有可能让你大失所望,)
你得独立判断这个机构好不好?这家机构给你推荐的老师好不好?到底他有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有没有真实的教学水平?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跟孩子处好,
第二 要看你的孩子,是不适合该机构或者是该老师的课外辅导?在这个里面所谓的适不适合是多方面的,包括孩子是不是愿意学习,有没有愿意改变的动机?如果有,到底有多强烈能够管住自己多久,克服困难的能力有多大,作为老师,能不能判断出这个孩子目前在什么阶段?什么地方是孩子的痒痒点,或者说愿意努力学习的动力根源?所以这个适合是相互两个方面的,
所以真是像题目所说,课外辅导真是有很多的坑,这个有点跟你去了美容院或者说请健身教练一样,到处都是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中阶段,是孩子身体和思维快速成长的一个阶段,但也是最容易被外界干扰的一个阶段,毕竟是青春期的孩子,对学习,对同学,对父母的认知都会发生改变。这个时候的孩子精力被分散了,但学习难度增加了,所以很多孩子会无所适从,畏难情绪就上来了。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目标,也就很难主动学习了。
我身边也有很多家长在问我同样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我说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对学习有自信。而自信的建立,主要落在考试成绩上。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并且长期不理想,孩子对自己会产生怀疑,甚至逃避学习。如果成绩提上来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
我有一个初三的学生,从初一就跟着我学数学,孩子思维有些僵化,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成绩不理想,所以做作业非常磨蹭,我给他讲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显。直到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前,我给他总结题型,把常考题型告诉他,果然那次考试考中了我讲的几道大题,孩子成绩上来了。之后孩子就记住了这次考试,提问多起来了,说明孩子想思考问题了。然后我再告诉他学习方法和做题技巧,孩子也有兴趣去尝试了。如今初三了,马上要中考了,孩子中间成绩也出现了多次起伏,但总的来说还是在上升。虽然做不到拔尖水平,但孩子对中考很自信。
上一篇:如果要你选择《平凡的世界》中的秀莲或润叶作为老婆,你们会选择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