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冰窖,古人,到了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到了唐朝,则出现了“含凉殿”,用水带动一扇巨大的扇车,制造出源源不断的风,而风又吹动冷水,形成了凉气,这可算作是古代的空调了。类似的“清凉殿”到了明清时代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发明出了可移动的、用来储存冰块并能喷出冷气的冰柜。抗暑的手段更进一步,也更有效了,甚至人们可以在这种冰柜中冷藏西瓜等水果。这种在酷热之后迫不及待地吃口冰凉西瓜的快感是现代人也热衷的。
(唐代的制冷设备)
另外,据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人为了避暑还会组织“避暑纳凉会”。在夜晚,“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显然,上面这些避暑的方式,普通人家是难以承担的,单就如何在夏日持有冰块,这是普通百姓绝对做不到的。那么老百姓怎么避暑呢?
(古画中的避暑建筑)
民间常用的一种纳凉工具叫作竹夫人,又叫作青奴。这是一种竹制品,用竹篾编织而成,呈圆柱状。竹夫人约有一米长,中间部分是空的,周身布满网眼。《红楼梦》中有一灯谜,谜底就是这供人纳凉的竹夫人:“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这个灯谜可以说是很形象地描绘了竹夫人。人们或抱或枕,足可纳凉。宋代陆游有首诗单道这种清凉的情趣:
《初夏幽居》
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
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枕蕈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
(竹夫人)
古人避暑纳凉的方法和工具还有很多,而其中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算是古今通用的,那就是那句人皆共知的俗语:“心静自然凉”。只要保持内心平静,清凉的感觉就会到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作诗来阐述这个道理:
《销 夏》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在今天来看,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人感到炎热,除了高温、暴晒之外,还有一种情绪性的中暑。受高温影响,人的情绪很容易失控,有发生摩擦或争执的危险,人的身心在高温之下便处在如此状态。
(华君武漫画作品《心静自然凉》)
这时候有的人大汗淋漓,情绪暴躁,而有人神清气爽淡然自若,这样的区别除了个人体质原因,另一个就是心理状态决定的。情绪的变化是会影响到人对气温的主观感受,心静自然则凉。
上一篇:夏天你对夏天想说些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