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冰窖,古人,到了古人是怎么过夏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扇子。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找到大大的树叶来扇风,可是树叶太容易破,使得人们不得不经常寻找新的叶子,很麻烦。后来,人们发明了用竹编的扇子,称之为“摇风”。达官贵人们会用绢帛制成扇子,由仆人们在身旁扇风,主子惬意下人受罪。汉代还发明了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工具,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风扇,当然这个也是要仆人手动操作,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闺秀还会在上面绣上自己中意的图案,以彰显自己的秀外慧中。
唐代的含凉殿其实是最早的空调间。含凉殿傍水而建,利用水车将水送到屋顶,然后水就会沿着屋檐留下来形成水帘,凉水在沿着屋子上下循环,带走热气,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屋里自然就凉快了。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清朝的避暑山庄,这都是清代皇室的避暑胜地啊!
在古代的时候其实是有“冷饮”的。小编小时候一样,家里老人会把西瓜放到井水里冰镇,然后再拿出来吃,口感也是极爽的。其实这可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将水果放入冷水里冰镇,除了水果还有各种冰镇酸梅汤、银耳羹、凉茶等冷饮,降温解暑,岂不快哉!
几千年前的商朝,贵族们已经知道把冬天的冰储存到地窖里,以供来年的盛夏使用。但是,那是的冰是极其珍贵的,只有达官贵人们才享受的到。到了唐代,有人开始冬天藏冰,夏天拿出来卖,由此,广大的人们群众才开始享受冰带来的幸福。现在我们吃的冰淇淋大家都以为是外国人发明的,其实在我国南宋时期有人用冰制造了一种叫“冰酪”的食物,后来经马可波罗带回了意大利,后来又传到了英国,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男女老少都爱不释手的冰淇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皇宫有“凉阁”,放置从地窖运来的冰块(冬天存储),通过冰块“升华”带走热气达到降温的目的,或者直接到避暑山庄避暑。民间有条件的可以到地窖避暑,平民老百姓只能扇扇子、睡凉席了,食物可以吊到井里保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古代没有电冰箱,古人就用冰窖来贮存冰块,冬天将冰块储藏在地窖,带到夏季暑热的时候,将冰块取出,放置在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冰鉴”中,就制作出了可移动的、环保的“冰箱”了,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可谓一举多得;2.摇扇子纳凉,最常见的扇子是以鸟羽、竹制成,到了唐朝,还有皮制的扇子,清代皇宫内已有了机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开动发条,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动,产生徐徐凉风;3.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非常凉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夏季消暑的办法很多,从古诗中可以了解古人避暑十法:
一、沐浴降温。“今日初伏过,浴出易絺綌。”(《中伏》宋·董嗣杲)
二、大雨压惊。“溪声斗似银河落,惊断诗书一梦魂。”(《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宋·黄庶)
三、静坐神游。“身在清风国,神游白玉城。”(《次韵和中伏坐夜》宋·黄庶)
四、冰酒寒瓜。“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中伏日省中当直》宋·杨亿 )
五、园林避暑。“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宋·文同)
六、池亭宴会。“樽俎逢佳节,簪缨奉宴居。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宋·欧阳修)
七、山寺煮茗。“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梅尧臣 )
八、观稼传觞。“稻香蔼蔼暑风清,下马传觞听水笙。”(《绍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观稼小休野石读仲权》宋·滕镇)
九、烹食芦鱼。“此行傥不遂,归食芦洲鱼。”(《送綦毋三谒房给事》唐·李颀 )
十、旅游避暑。“勒移那计嘲尘俗,且作偷闲十日游。”(《乙亥中伏逭暑牯岭》清·郑文焯 )
没有空调、冷气房的古人,避暑的方法从“衣、食、住、行、游、娱、乐”等方方面面着手,真乃智者之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汉代开始,皇宫开始设有专门用来避暑的“清凉殿”。在清凉殿内,设有很多用来降温的设备,例如用透明盘子装着的冰块,用低温的石头垒砌的床,等等,当然仆人们也会在边人工造风,拿着扇子对着主人不停扇风。
上一篇:夏天你对夏天想说些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