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冰块,夏天,古人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冬日贮冰于深土层中,夏日取之于冰窖,分置室内以降温。还可用冰块制做冷饮以消酷暑。再以各种风扇,摇动生风纳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代时,太湖上有一艘木船古色古香,宋微宗坐在船上,手拿鱼杆在钓鱼,高太尉做为护卫站在微宗身边,宋微宗一身黑色便装,百姓装束,此时太湖上空艳阳高照,湖面热气腾腾,高太尉知道微宗的习性,弯腰用手拍两下船帮,此时船底伏着的乌龟爬上船帮慢慢的爬在微宗腿边,意思是效忠皇帝的时候到了,伸出带皱纹长脖,豆眼挤出泪花,暗示高太尉把脖子剁了,用龟血让皇帝喝,此时高太尉用刀一剁龟脖,其余护卫用黑建盏接血,共接几碗,龟失血过多,死去,微宗看着建盏里的龟血,还流出了泪,接着连喝两碗龟血用手一抹嘴,没白疼乌龟关健时还效忠我,原来宋微宗常去太湖绘画,太湖龟经常上船求口吃的东西,宋微宗用牛肉喂它们,在湖底龟们一传十,十传百,大小龟都通人性,只要微宗有事相求,必献一龟为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人怎么解暑?
答:古代没有电扇,没有冰箱,更没有空调;那么古代人是怎么过夏天的呢?有如何解暑?
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夏天更近亲大自然,更有情调,他们把夏天过的有滋有味。
古代老百姓夏天最主要是靠扇子纳凉;扇子有竹编的,叫蒲扇;有一种树是芭蕉树,它的叶子也做扇子用的,叫芭蕉扇;后来还发明了纸扇;古人把扇子扇的风,称之“摇风”,又叫“谅友”。那时候有句顺口溜:“立了夏,把扇架,立了秋,把扇丢”。扇子是夏天唯一纳凉解暑的工具。
还有瓷枕,在陶瓷之乡,很早就有人把陶瓷烧成瓷枕,夏天用瓷枕解暑,瓷枕上面有釉,脑袋枕在这样的枕头上特别谅快。“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已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寖,一枕最幽宜”。这些诗句说明了这瓷枕在夏季是极佳的寖具。
古代人在夏天,为防止蚊虫叮咬,有蚊帐;蚊帐内挂上香囊,如:霍香,薄荷等做的香囊,这样可避免蚊虫叮咬。
古人那时没有冰箱冷镇食品;但他们发明了冰窖,挖在地下,他们把冬天天然的冰雪或冰块储藏于冰窖内;到了夏天,他们把冰窖内储藏冰雪或冰块放在居室当中,称做“冰盘”。冰雪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就相当于现代的空调。
古代人解暑,就是熬绿豆汤,把熬好的绿豆汤,放在冰窖内,天气太热的时候,容易中暑,就喝碗绿豆汤,方可解暑。
古代人为了凉快,有的把房子盖成南北通透的,也是为了夏天有过堂风,图的是凉快。
古代人夏天白天在大树底下乘凉,晚上有的去房顶上乘凉。
总而言之,古代人很聪明,利用一切自然条件来避暑,来解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纳凉,自然有古人的办法。而称的起纳凉的,首先还得说是皇帝,其次是各级官吏,再其次是土豪、财主、地主等,只有这些人,才可以侈谈纳凉。一般老百姓只能去适应,不管天多热,或者多冷,都得去适应,去忍受。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哈尔滨街头的一个乞丐,在哈尔滨街头度过了一个冬天,俱然没有冻死,时人都引以为奇迹。于是,便有专家跑去做专题研究,还得出一些风马牛的结论,认为是很多很多××原因,导致没被冻死等等。
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适应与忍受的典型案例,没什么可奇怪的。
皇帝热了,可以去承德。官员热了呢?他们有的是纳凉的办法。聊城的光岳楼墙厚半米有余,东西南北四面有门,中心十字交叉,夏天阴凉通风,比现在人吹的空调不知强了多少倍。如此清凉去处,古代官员能让百姓去纳凉吗?显然不能。
而至于窖藏冰块,绿豆汤,消暑茶饮等,自然是土豪、地主的最爰。普通百姓只能眼里看着,嘴里闲谈着,身体上忍受着,手里拿着一把破蒲扇,摇啊摇的!驱赶着蚊虫的叮咬,忍受着酷暑的煎熬,度过每一个炎炎的夏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进入盛夏,气温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家的命都是空调给的,古人虽然没有空调,但避暑的方法也是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仔细说说。
古人主要是从吃,用,住三个方面进行避暑的。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大家最感兴趣的吃的部分,
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冰块,为了制冰,王室还能设立了“冰人”,专门负责此事。
冰人要将采集好的冰块放到深井之中,据说“深井冰”一词就是从这里流传出来的,这是开玩笑的,但冰淇淋一词是从这里流传出来的。
《事物纪原》记载,“《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曰:凌,冰室也。在炎热的盛夏,贵族可以饮用冰镇米酒消暑,就像咱们现在喝冰啤酒一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