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晁盖主动攻打曾头市,真的只为了一匹照夜玉狮子马吗?
梁山,自己的,头领晁盖主动攻打曾头市,真的只为了一匹照夜玉狮子马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晁盖嘴上不说,但心里却不是滋味。
宋江拿下祝家庄后,又收了孙立、李应、扈三娘、王英、四位英雄和十二位步兵头领,宋江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晁盖如坐针毡。
宋江在梁山站稳脚跟后,大力推行“诏安政策”,这与晁盖“反抗朝廷”的思想背道而驰,而梁山的大部分兄弟们都表示支持宋江,晁盖对此一筹莫展。
最令晁盖气氛的是,打败祝家庄之后,宋江和吴用竟然私自决定梁山好汉们的封赏问题,晁盖的权力彻底被架空,此时的晁盖急需要打一场足以立威的战争,来找回自己失去的威信。
杀人立威
不知天高地厚的曾头市兵马教头史文恭,出手打伤了水泊梁山的元老级人物赤发鬼刘唐,还劫走了“夜照玉狮子马”史文恭的行为使晁盖颜面扫地。
刘唐是晁盖的拜把子兄弟,这打狗还要看主人,史文恭明显不把晁盖放在眼里,如果晁盖坐视不理,岂不是受天下英雄耻笑?岂不是让水泊梁山的招牌蒙羞?岂不是显示了自己的无能?
因此,曾头市必须要打,而且不能“小打小闹”,打就打个“惊天动地”,打出“梁山老大”的威风,让梁山上的好汉们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梁山boss。
激怒朝廷
曾头市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城镇,掌管着曾头市的“黑社会老大”曾弄是个金国人,曾弄手握雄兵,家资千万,在宋朝官场上颇有人脉,是个手眼通天之人,因此,梁山攻打曾头市就等于公开和朝廷叫板。
“你宋黑子不是想舔朝廷的脚丫子吗?我晁盖偏不让你如愿!诏安?想都别想!”
“死”有蹊跷(猜想)
众所周知,晁盖是中毒箭而死的,毒箭上刻着“史文恭”的名字,但奇怪的是《水浒传》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能够说明这支箭是史文恭射的证据。
那么问题来了,箭是谁射的呢 为什么不偏不倚射在了晁盖的身上?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中箭? 为什么箭上有毒? 为什么只有这支箭上刻着史文恭的名字? 会不会是栽赃嫁祸? 我认为,这只箭是专门针对晁盖而射的。
试想一下,晁盖死后谁获利最大,宋江!
既然是猜想,我们不妨猜的再深一点。 曾头市和梁山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要非要和梁山作对?
为什么曾家五虎无缘无故的说出“捉晁盖,杀宋江”这句话?
我认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宋江和吴用这对基友事先安排好的阴谋,宋江引诱晁盖一步一步的走入圈套,等晁盖一死,他就能左右梁山,成为第一把交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江三打祝家庄是一只鸡惹的祸,晁盖攻打曾头市又是为了一匹马,小小物件何至于劳师动众,大起干戈?都是借口而已,宋江三打祝家庄有三个原因:一.宋江初到梁山,根基不稳,只怕不能服众,所以急于立功以压服众议;二.梁山也是在成立之初,江湖上威名不足,正好借此一战给朝廷一个下马威;三.梁山是靠打家劫舍起家的,物资上除了杀烧抢掠没有其它来源,祝家庄物阜民丰,正好可以用来充足仓廪。有此三样好处,那鼓上蚤时迁顺手牵羊偷来的一只报晓鸡便成了这场战役的敲门砖,光荣地上了史册。
那么回过头来再说晁盖攻打曾头市涉及的那匹马,名为照夜玉狮子,本来是刘唐抢来孝敬晁盖的,不想被曾头市的人抢去,还霸道无理地打伤了刘唐,那刘唐可是最初追随晁盖上山落草的元老级兄弟,所以晁盖一听此事,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即刻就要点兵去荡平曾头市,抢回照夜玉狮子马,为刘唐报仇,那么问题出现了,晁盖真的是为了一匹马和刘唐要去冲锋陷阵吗?真的不是。
水泊梁山刚刚因为一只鸡的问题平了那实力雄厚的祝家庄,此时是梁山为了在江湖上站脚立威,道义上还说得过去,现在又为了一匹马,再起战端,似乎,显得梁山无事生非,小题大做,有点乱发淫威的感觉,而且刚打下了祝家庄,兵马都还没有好好休养生息,正是人心思定的时候,实在不适合打这一仗。可那晁盖任凭谁来劝阻,只是不听,那他为什么这样执着?不是为了报仇,也不是为了照夜玉狮子,晁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报仇,实则是因为他那个好兄弟宋公明,为什么这样说呢?
自从宋江上山,势力一天天膨胀,渐渐有飞星赶月的态势,晁盖真的感觉到了威胁,所以他如果再不去建功立业,只怕这山寨之主的位置要坐不稳了,因为事实上,宋江确实方方面面都胜过晁盖,只不过晁盖占了先入为主的优势,那么宋江有哪些方面强过晁盖呢?
一.人心
说到人心,其实晁盖也不差,江湖上闻名遐迩的托塔天王,义气昭著,否则也不可能有力量聚揽群雄一起去义劫生辰纲,可是遇到宋江他就不灵了,为什么?难道宋江比他义气更甚吗?不是,直觉上宋江没有晁盖义气,晁盖对于义气来得更直,更憨,更实在,但是有一点他不如宋江,宋江除了仗义疏财之外,更加懂得收服人心的外交手段,只这一点,就能落下他十万八千里了,比如杨雄石秀来投,晁盖死死盯住时迁偷鸡的事情,认为坏了梁山名声,不肯招纳;宋江则高瞻远瞩,宽宏大量,偷鸡事小,义气事大,所以三打祝家庄,那杨雄三兄弟此后自然甘心任宋江驱驰。
而且我们可以发现此时晁盖这一党只有林冲,阮氏兄弟,刘唐等初上梁山的几个兄弟,其余的如花荣,王英,李逵,二龙山的武松,鲁智深,杨志,孙二娘等人都是投奔宋公明的大名而来,所以现在论人心所向,晁盖已经明显落于下风了。
二.功绩
论功绩,宋江上山就立了第一功,三打祝家庄,威风宇内,为梁山打响了名号,在江湖上奠定了根基,而晁盖,空空如也。
所以此时的晁盖急需战功来稳定他老大的位置,而且当时的宋江已经漏出要走招安路线的意思,这是晁盖所不能容忍的,这也是晁盖与宋江最大的不同,晁盖的义气止于兄弟,而宋江的义气忠于国家,所以一个是道义,一个是忠义,晁盖或者可以不在乎梁山的寨主之位,但是有了这个分歧点,他就不能让步,这大概也是他临死之前折箭为誓,指任下一个山寨之主的原因吧!
所以,晁盖才会抓住曾头市抢马的嫌隙,非打不可,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