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晁盖主动攻打曾头市,真的只为了一匹照夜玉狮子马吗?
梁山,自己的,头领晁盖主动攻打曾头市,真的只为了一匹照夜玉狮子马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晁盖主动攻打曾头市,真的只为了一匹照夜玉狮子马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晁盖攻打曾头市,其实是他与宋江权力博弈的结果,那匹马只是一个导火索。
金毛犬段景柱盗得一匹好马,作为见面礼来投奔梁山,却被曾家五虎偷去。
看他如何说的,
“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权来进献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
他明确指出,要献马的人是宋江,而不是晁盖。晁盖是第一首领,江湖上却只闻宋江大名,这对晁盖怎能不有所触动,自己作为梁山首领,名望远远不及宋江。
宋江早已把自己的权力架空,自己在梁山只是个摆设,花瓶。因此,打曾头市时,晁盖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带人去。
那宋江是如何架空晁盖的?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参股---宋江势力渗透术。
攻打清风寨后,宋江带领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等人准备上梁山,半路上碰到石勇,吕方,郭胜等人。
石勇的一封家书,让宋江超脱于世外,成为梁山的幕后股东,脱离队伍而去。
临走时,他给晁盖写了一封推荐信,
这封信意义重大,一方面,把这九个弟兄弄上梁山,实现了对梁山的人脉控制。另一方面,以9:12的实力,重塑了梁山的权力格局和力量态势。
第二步:控股---和平夺权术。
江州劫法场后,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宋江,惊魂未定,放出夺权的实验气球,直指梁山军事指挥权。
他提出攻打无为军,表面是报仇,获取梁山指挥权才是真实意图。
晁盖隐约感觉到了他的用心,表示反对,理由很充分。
“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的?似此奸贼已有了提备。不若且回山寨去,聚齐大队人马……”
然没有人附和晁盖,有的是花荣,薛永对宋江的支持。晁盖此时已没有发表意见的余地,完全是宋江一人在唱独角戏。
回梁山的路上,宋江骑在马上,左边是花荣,右边是李逵,面带得意之色,侃侃而谈。
此时此刻的晁盖,已经如同吹着西风,骑着瘦马的天涯沦落人,夹杂在大队人马里默默前行。
到了梁山后,且看宋江对众人的安排:
“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左边是林冲,刘唐,三阮,杜迁,宋万,朱贵,白胜九人。
右边是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等27人。
连金圣叹都看不下去,在此直批:欲夸其多也,贼!贼!
宋江这样做的奥妙在于,
1.把先期上山的花荣等,已和晁盖融为一体的众人,重新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
2.直接把梁山的新班底和旧班底对立起来,对晁盖的嫡系造成瓦解性压力,吴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3.显示了宋江掌握着梁山的人事安排权,他才是一寨之主。
宋江的政治智慧,岂是耍枪弄棒的晁盖所能比的?至此,他已牢牢的把梁山的人事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三步:抢功---彻底架空晁盖
攻打祝家庄,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攻打高唐州,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攻打青州,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攻打华州,攻打曾头市,宋江还这样劝!
只要有立功的机会,总是宋江带着他的弟兄们,并且收编了许多新的弟兄。
一次次的军事行动,培养起宋江的威望。
如此一来,晁盖和他的弟兄们永远没有了立功的机会,那“待日后出力多寡,另行定夺”时,自己哪还有一席之地?
晁盖受够了,他不甘心自己被架空权力,当做花瓶,摆设。他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反击。
于是攻打曾头市,当宋江再一次说,“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时,他怎么也不听,“你且休阻我,遮莫怎的要去走一遭!”
一下山就把命丢了,你说巧不巧?这究竟是个意外呢,还是个必然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晁盖怒打曾头市,而且在这场地方黑帮之间的战斗中,梁山的大boss晁盖却离奇命丧曾头市,这段故事情节堪称全书疑点最多的几个故事情节之一。
晁盖主动提出攻打曾头市,难道真的只事因为曾头市抢了段景住送给宋江的照夜玉狮子马吗?
首先,笔者在读这段原著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的疑点:
第一,段景住想入伙梁山,按理来说,他的拜山之礼本应献给一把手晁盖,但他却点名道姓是献给二把手宋江的。
第二,段景住初见宋江时,已经说了一遍这匹马本来就是献给宋江的马,这时候晁盖是并不在宋江身边的,因为晁盖并没有参与收复芒砀山,但蹊跷就在段景住上了山之后,又开始说“这匹马是送给宋江的献礼”。这段逻辑真的非常蹊跷。
第三,打探情报本身应该让机警、八面玲珑之人去,时迁、白胜,哪怕石秀都可以,但偏偏是宋江派戴宗去的。如果是因为戴宗脚力快,而选派他去刺探军情倒也说得过去,但问题就出在当时的梁山和曾头市并未撕破脸皮,也就是说双方都不急于开战,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派更加适合刺探军情的时迁和白胜不是更加适合么?而且戴宗本身就与宋江交情匪浅,所以他回来对晁盖以及众头领是这么说的:“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而且从后来曾头市的一系列言行来看,似乎他们也不知道领兵前来对战的是晁盖,无论是曾家兄弟还是史文恭、苏定、还是哪两个假僧人,从头到尾都没提过晁盖、宋江、吴用三个人的人名。只是说“反国草贼,解上东京”。
第四,戴宗说完这些话,宋江和吴用、以及众头领都没说话,晁盖却第一个被激怒,他点兵就要去打曾头市。
第五。一直以晁盖智囊身份陪伴左右的吴用却一言不发,甚至在晁盖出征这个节骨眼,他居然没有随军前行,一直到晁盖都点完兵出征了,吴用才说军旗腰折是不祥。
从头至尾仿佛都有一种无形力量去促使晁盖去打曾头市,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晁盖此去,绝对凶多吉少。
第六,曾头市兵马五七千,更兼史文恭、苏定这般英勇,难道不应该经过周密的筹划再采取军事行动么?事实证明晁盖攻打曾头市时,不光吴用没有随军参谋,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战略部署都没有,这很不符合吴用的风格,而且和很不符合逻辑。对比后来宋江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吴用的战略部署,简直是天上地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