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父母,自己的,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你想尽孝让老人过好的生活时,老人却不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功高如山一分不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当你懂得孝敬父母时,亲人已不在人世了。后悔没有及时尽早行孝!有时候,我们都是这样,明白太迟了,总以为,当我们有钱了,有时间了再好好孝敬父母,总想衣锦还乡,出人头地,再来做这些事情,其不知,我们的父母不需要我们有多少钱,当多大的官,只是能抽空多陪陪,说说话而已。时光匆匆,当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后,我们的父母也老了,有的早已不在了,那时的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当父母在时,我们还有个去处,一但父母不在,就只剩下了归途!所以,趁现在我们的父母还在,及时行孝,莫等他们都老了,而后悔!那就晚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的意思,儿子想要敬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过世了。其实“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是很虚伪的。因为“子欲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可以进行的,是可以做到的。当然,这里的“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高的,有低的,有多的,有少的,有丰富的,有简单的,有奢侈的,有俭朴的,但总归都是“养”,而且“欲”,就能做,仅是形式不同罢了。没有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一说。至于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自己“欲养”的标准,待到自己有了达到“欲养”标准的条件,“亲”却走了,而心存遗憾,这事也是有的。但这与“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两回事,这时候,如果说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虚伪,最好的,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托词。有的竟以此为典,大书“树风之悲”,来表丧亲之痛,真有些可笑。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很丰富,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有很多糟粕,教人虚伪,便是其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尚可网邀:
书本上老早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善待亲人 不要等到人不在了再来后悔也没用。
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很无情的,只对自己好 看不见思考不到其他地方。没有幡然醒悟的心思。古代时候,发出此居句的很明显是第二种人,热爱生活,尊敬长辈 只是因为时间上耽误 来不及,想要好好的孝敬父母长辈,可惜人已经不在。主要是一种亲人失去的强烈悲伤感情表达。
延伸到我们现代社会,教育的意义在第一种人身上。忙忙碌碌的每天工作,充拆其中的物欲横流。人早已经忘了本心。提早醒悟,自我察觉才行。不然说多了也是空话 没有满足自己的本心,很难去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少一点欲望,多一点真诚。这就是我想讲的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女想要孝敬赡养父母时 亲人却不在了。父母子女一场,其实不过短短几十年,及时行孝,多多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子女有能力、有条件想好好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亲却不在了!徒留半生遗憾!
孝敬父母宜早不宜迟,莫让孝心遗憾终生,付诸东流。[流泪][流泪][流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格子vans怎么搭配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