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行》前两句为后两句起了一种什么作用?
寒山,石径,两句《山行》前两句为后两句起了一种什么作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山行》前两句为后两句起了一种什么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铺垫,渲染气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这首诗描绘的是深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这首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行》
---- 唐代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简单来说,前二分句为后面两句做铺垫。也可以说前三句是客观描写,第四句才是主观,才是要表达的意境。
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点题,
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前二句对景物描写,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也暗示作者虽然年老,但是依然不比年轻人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解:
山行:在山中漫游。寒山:深秋时节带有寒意的山。
石径斜:山间弯弯曲曲向上的小路。
坐:因为。
译文:
沿着弯弯斜斜的小路,我登上了寒山,白云来腾出,有几户人家。停车是因为我喜爱这枫林的晚景,那被霜打过的枫叶红过二月的鲜花。
所以前两句起了推动作用。
上一篇:有一套房要卖,是自己卖方便还是找中介卖方便,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