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赢在起跑线”与“成名要趁早”这两句话?
起跑线,神马,人生如何理解“赢在起跑线”与“成名要趁早”这两句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理解“赢在起跑线”与“成名要趁早”这两句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社会人,不是父母的的私有财产,当父母的是帮社会抚养。
--李咏
01
“快点穿衣服,钢琴班要迟到了”
“妈,我想再睡一会儿,实在太瞌睡了。”
“不行!我这都是为你好,还不是想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02
“快点儿吃,下午还有一个舞蹈班”
“妈,我现在吃不下,我想歇会”
“不行!我这都是为你好,还不是想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03
“快点儿走,晚上还要参加奥数班”
“嗯,我好累啊,我想睡觉。”
“不行!我这都是为你好,还不是想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04
有多少父母用“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的童年不堪重负,
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毁灭了纯真的童年,
甚至造就了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和什么都依赖父母的“巨婴”,
最后遗憾终生。
05
那么人生是有起跑线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
教育资源、身体素质、个人修养、爱好特长。
这些都是人生的起跑线。
而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
所以先天具备的身体素质、经济基础,
以及所能接受的教育资源、外部支援都不尽相同。
06
每个人都有很多条的起跑线。
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如果想在每一条赛道上都赢过别人。
那么在接下来的奔跑过程中,
由于把精力分散在多个赛道,
最终一定会比专心在一个赛道奔跑的选手慢。
07
所以,不如在孩子感兴趣喜欢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
找到孩子最擅长的那一条赛道,
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全速奔跑。
祝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END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赢在起跑线; 应该是指,人出生后的教育阶段,包括文化、学识、认知,创造、做人、三观、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等,成长为全方位优秀出众的人。现在很多家长误解认为; 是指学校的功课,考高分分数,就是赢。甚至重金补课,把孩子教成高分低能的人。 成名要乘早; 应该是指人,有了出众的能力,就应该尽早展示,要有担当的责任心,为国家、为人类做贡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赢在起跑线”与“成名要趁早”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是人生成功的前提条件。
个人理解“赢在起跑线”,是说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的出场规格要高,事事时时处处都要处于领先地位,那么,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就能及早成名,达到人生所企的巅峰目标。就拿当今每个家庭来说吧,望子成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吧。可是,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的栋梁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由于我们的子代要拼命地学习工作和挣钱养家糊口,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带好孙辈义不容辞的了。可是有许多祖辈带着孙辈在公共场所玩耍,不太注重教育和约束自己的孙辈,更不会给他们讲明白那样是好的,哪样是不好的,让其行为狂放不羁、自由发展,为所欲为,直至自己的孙辈冒犯了其他的孩子,甚至惹出了麻烦等等,这样的思维和行为能使我们的下一代“赢在起跑线”吗?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来看看马云的成就。
当今中国,马云是新媒体(百度)、新通信(腾讯)、新商城(阿里巴巴)三剑客之一,那马云就算得上“赢在起跑线”与“成名要趁早”的典型案例。
1.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1984年,马云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英语专科生录取。不甘平庸的他,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从此,首次成了海博翻译社。马云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推销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神马,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和接触互联网。
2. 具有洞察世界的千里眼
马云的第一个互联网网站取名“中国黄页”,赚到了500万元。其后,他和他的团队在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3. 具有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
上世纪末,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了被称为“互联网第四模式”的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两次共获得国际风险资金2500万美元投入,神马以"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迅速招揽国际人才,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培育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迎接“入世”挑战,构建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
4. 坚信和坚持事业务必成功
马云除了敢于借钱参与加学习培训,起家由小到大的成就了大业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坚信和坚持的正能量感动了上帝,成就了千秋大业。想当年,他的百人团队中的很多人纷纷离他而去,最终与他一起成功的也就几个人。在此期间,还身背“马云是大骗子”的骂名,而神马逆流而上,最终逆袭成功!说实话,没有那份对事业忠诚的信念和执著的坚持,乃至初衷不变的支撑,常人是无法获得如此大的成就的。
5. 具有明察秋毫及驾驭世界经济的能力和魄力
在马云的创业过程中,无论是事业的历练,还是企业的摔打;无论是社会的磨难,还是经济的风云,都敢于拼搏,积累经验,顺势而上。在洞察世界经济走向,关注国家与民族发展战略的大潮中,始终如一,从容不迫,处变不惊,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驾驭世界经济的能力和魄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