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最近经常为一些事焦虑,大家说一下自己遇到的倒霉事有哪些,互相鼓励一下?
焦虑,情绪,你的最近经常为一些事焦虑,大家说一下自己遇到的倒霉事有哪些,互相鼓励一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焦虑焦虑就好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属于正常行为反应,无可厚非。
目前,社会整体环境比较焦虑,形成一个“场”。即大环境是焦虑的底色,我们普通人生活、裹挟其中,焦虑是生存本能,或者是一种“自我防御”(自我保护)。毕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况并不多。
焦虑的三个特点
如果我们不想被焦虑左右,需了解它的三个特点:
1.具有指向性、特定情境。
一般人的焦虑都是有原因的,也就是遇上了特定事件。如:升职、考试、就业、结婚、离婚等;
而且焦虑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出现,比如:考试。当我们离开考场后,焦虑情绪随之消失、减少。
2.焦虑程度与持续时间、事件性质、强度成正比。
持续时间:如平时的小测验,焦虑程度较低、时间短;而升学考试焦虑程度较高、时间较长。
事件性质、强度:如亲人手指划破,不会很焦虑;但亲人受重伤,事件的性质、强度的变化,就会导致焦虑程度变高,是人之常情。
3.没有躯体症状。
正常的焦虑情绪,不会伴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神经功能障碍。不会像焦虑症患者那样,伴随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因为受一些事情困扰,令我们产生焦虑情绪,是生而为人的正常、本能反应,不必为了焦虑而焦虑。
如果非常焦虑,即焦虑水平很高,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社会功能受损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协助,逐渐降低焦虑程度,恢复社会功能。
降低焦虑程度的三种方法
若希望让心境更加平和,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1.接纳。
焦虑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提醒我们引起对事物的重视,避免因忽略、轻视受到伤害。
焦虑情绪是生存的需要,理应成为我们的朋友,与之和谐共处,而不是与之对立,成为敌人,势不两立。
以接纳的态度,允许焦虑情绪的出现。然后才能“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2.冥想。
当我们闭上眼睛,与潜意识进行对话、沟通时,会达到物我两忘,不知身在何处之感,即“无我”境界,让心境恢复平和,减少焦躁状态。
放飞思绪,心身合一,真正与自己在一起。
3.阅读。
当你没有心情做任何事时,不妨与书为伴,沉浸在书香、知识的海洋,放空大脑,不再纠结烦心事。
全情投入、专注于当下,活在当下,代入作者的思维空间,达到“共时性”,真正感同身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思维模式。
总之,境随心转,心态转变,你的生活、工作随之改变。最后,祝愿你越来越好,心想事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今天已经很不好了,明天会更不好,所以既然都不好,那不如不留遗憾的好好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我感到焦虑的事情还有很多,每一天都有,如影随形。
不过好在除了焦虑,人还有一种本能叫“穷则思变”,而后“变则通,通则久”。
当我意识到焦虑开始充斥我整个生活的时候,我也开始探索破解它的办法。
经过一两年的探索,从我个人状况来看,应该说是颇有成效了。
今天分享出来,愿君与卿远离焦虑烦扰。
1.从改变信念到觉知
要克服焦虑,首先要识别焦虑,知道焦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说焦虑是一个物种,那么它属于情绪科——焦虑是一种情绪。
既然是一种情绪,那么如果掌握了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也同样可以应用到克服焦虑上。
关于情绪管理,我完整听过曾仕强《情绪管理》的系列讲座,里面提到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情绪是一种反应(C),这种反应由外部事件(A)导致,但是在A并不能直接诱发C,在这中间其实还一个桥梁——信念(B)。
一般来讲,外部事件A是客观发生的,很难改变,要改变情绪C,你需要改变的就是你的信念B,也就是你对外部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你给你的另一半打电话,连着打了好几个都没接,你开始有点沉不住气,开始生气。
那这个时候,你应该如何去调节你的愤怒情绪呢?去调整你的信念,去转换一下思维。
比如说你去想一下,你的另一半是不是没带手机呢?或者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很吵没听到?或者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不方便用手机?或者碰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等等。
当你把思维转换到对方是因为客观的一些原因没有接到你的电话,而不是主观上故意不接你的电话时,你的生气情绪可能就会得到缓解。
这种情绪管理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焦虑情绪的管理,在一段时期里,这种方法对我还是蛮有效的。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弊端就是,有时候它只能是起到一个安慰剂的作用,后来我发现了另外一种更有效、更高级的方法。
2.有种方法叫做觉知。
西方心理学里是这么定义“我”的:我是我的观察者。
这其实也是觉知的意思。
觉知,就是当你的负面情绪升起的时候,你不要去压抑它,不要去把它放大肆意发泄出来,也不要试图马上就把它消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