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在旅行途中有没有遇见过特别难忘的事?
让我,到了,我的大家在旅行途中有没有遇见过特别难忘的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几年前回老家过年的时候,那年的冬天雪下的异常的勤快,也特别的大,由于老家地处北方坝上高寒地区。
勤快的降雪天气造成了这场没溶化掉,下一场就接着了,雪被冻成了冰,然后上面又覆盖了雪,一层一层的,越来越厚,路也格外的滑。
家乡开车的朋友们都给轮胎装上了防滑链,我们外边回去的都没有这个装置,因为一年回不去几次,也待不了几天。
一天我们开车去看望亲戚,我组织表弟表妹一起吃饭聊天,在我们一行人开车回县城的路上,刮起了白毛风,就是风夹着雪,越刮越大,雪越来越浓密,根本看不见路,冰雪积存的路面更是滑的不敢动。
我们以每小时20公里的不到速度,慢慢的往前挪动着车,生怕滑倒沟里去,眼见着那些开车没走过这样路况的人,还是开的稍快了些,或者没经验的司机朋友们,脚用力踩了刹车,车打滑跑偏,不一会的功夫,下沟了好几辆。
天气恶劣,气温很低,车坏了,人出不来,是会冻死的,我们几辆车找了稍微宽阔的地方,慢慢的停下了车,都穿系好了羽绒服的,赶忙下车去救援,一辆一辆的救,有翻车的,招呼大伙一起推车,路上也有陆续停车加入的朋友,把还能开着走的车扶正推到安全地段。
远处不好好看的时候,还会有没被发现的可能性,寒风凛冽,大雪直往脸上摔打,眼睛根本睁不开,脸已经被冰冻的失去知觉,手已经冻僵了,一边躲闪着雪片袭击,一边时不时的争取睁开眼睛扫视远方。
模模糊糊的看见好像有一辆车倒在远处的荒野地上,大家赶忙加快了脚步赶过去,是一辆小面,车已经变形的很严重了,车门卡在哪里,里边的人试着出来,没能成功,寒风呼啸的声音,咋咋呼呼的吼叫着,说话都得使劲喊着,被吹打的直不起腰来,冰冷刺骨的感觉,时刻消耗着热量。
年纪不大的儿子跑的比我们快,他正值青春活力精力旺盛时期,我们叮嘱他注意安全和救人的方法,不要让车给碰到、车都是架空的,有可能砸倒伤人,我们陆续的感到了事故现场,车里传出幼儿的哭声,惊恐的哭声被呼啸而来的风声减弱了不少。
我们马上把车门用个好多办法打开了,车里的父亲被冻得发抖,他用自己的衣服把小女孩包住,孩子只知道喊着爸爸,被惊吓的拼命的哭,爸爸第一时间把女儿抱起,交给了我,我把孩子抱在怀里,用羽绒服遮挡着孩子头脸,以最快的速度挪回到我的车上,没有把暖风开最大,怕孩子的脸和耳朵冻僵了,突然遇到热的时候,不利于恢复健康,哭声慢慢的小了,我安慰她一会,跟她说,爸爸需要弄车,你跟着我回家,一会送你去找爸爸。
我们早晨出来的,晚上才回家,手机里无数个未接电话,有埋怨的,有不理解的,他们只是觉得我们牛逼哄哄的不接电话,因为他们不在现场,不会感受其中,我们也无需解释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旅行路上令人难忘的事,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次出游泰山回来路上遇到的奇葩事。
大学时一次和室友国庆节期间爬泰山,去的时候是坐火车去的,因为是提前订的票所以很顺利。到返程的时候由于赶时间没能订到火车票,故转战长途汽车。还没到售票厅在门口被一大嫂拦下了,问是否是打算坐去某某地的车,我们回答是,这大嫂得到肯定回答一把拉住我们宿舍老四就张罗着让我们跟她走。我们都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跟了两步才停下,大嫂脚步不停的拽着老四说,我手里有去那地的内部票比这里的便宜五块,再有十几分钟就发车了,抓紧别耽误了。可怜我们徒步登顶泰山又徒步下山,已累的人仰马翻,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想着能尽快飞回学校宿舍的床上挺尸,便跟着这大嫂一路赶到了一高速路旁边,不一会一辆标着去某地的大巴车停了下来,大嫂跟车上下来的售票员一阵嘀咕便叫我们抓紧上车。我们就糊里糊涂的上了车。等车开起来才发现早就没座位了。老二问司机大叔怎么没座位了,司机大叔回答说,小姑娘们委屈一下,路上会有人下车就有空座了。我们四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掉了直接,谁能知道我们刚徒步爬完泰山啊!我们几个脸皮薄便没再和司机计较,更主要的是实在没有计较的力气了。接受现实后我们直接一屁股坐车厢地上了,实在没力气了。中途只有两个下车的,我们轮流坐了下,坚持回到了学校。躺着床上后才互相数落起那坑人的大嫂和司机,诅咒发誓再也不会上黄牛的当了。
再次温馨提示各位,在外出游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车票,更不可贪图小便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30多年前,在黄山旅游风景区登山的路上,一位40多岁的男挑夫,细微的举措,让游客们至今终身难忘。
从慈光阁去一线天的路上,一位黄山当地的男挑夫,替安徽电视台一位记者,挑着旅行背包,摄像机,艰难爬坡向北海步行。途中,那位电视台记者,每走一段,就拿出自己随身带的军用水壶,给挑夫大叔喝水。男挑夫总是以憨厚的笑容,连声感谢。
在百步云梯附近,男挑夫见山坡上欠两位芜湖的女学生,背着旅行包艰难的弯腰,连拽带拖爬坡。主动将两个旅行包,挂在扁担两头,晃悠着担上山顶。
山顶上,姑娘们连连鞠躬感谢。男挑夫憨厚的连连摇手不用谢,电视台记者又一次将水壶递给了男挑夫喝水。现场温馨的画面,游客们连连称赞。
至今。这画面,久久令人难忘。
上一篇:芦子的做法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