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升初”有的家长比孩子还焦虑,该如何择校?
孩子,家长,学校“小升初”有的家长比孩子还焦虑,该如何择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小升初家长的几个误区
1.孩子没有读名校就会前途堪忧
很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初中没有进名校就是家长对不起孩子,孩子的前途就会因此受到影响。
其实我想说的是你家孩子没有考进名校说明是他自身存在问题,名校虽然在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有过人之处,但是他们不是华佗,并不可能让无论什么样的孩子进入名校就能变得优秀。
建议: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的基础状况,以及你们的家庭的经济情况,环境等综合因素来考虑,选择一所最适合学孩子的初中,不要一味地崇拜名校。总得来说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盲目参加考试
很多的家长认为参加名校的考试的次数也多,那么能够上名校的几率也就越大,于是就带着孩子以“碰运气”、“试试看”的态度,盲目的参加各类考试,也就一直处于奔波在各个考点,搞得孩子相当的疲惫。想着一网打尽,其实最后的效果却不太理想。
建议:要那么多,不可能每一所学校都去考,所以说家长明智的做法是和孩子提前商量好要考的两三所目标学校,然后去重点关注这两三所学校的招生考试信息,然后认真备考,参加考试。有准备的考试,结果肯定比那些碰运气的孩子要好一些。
3.小升初是六年级孩子的事
很多的家长要等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才来准备小升初的事情,这时候已经太晚了。我们准备小升初的考试一定要从五年级开始准备,准备的越早,也就准备的越充分,那么考试成功机会也就会大一些。
三、结束语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水平在哪里,也就上什么样的学校,不要过多的强求,并不是上了名校孩子高考就一定会考重本。有的孩子基础差,到好的学校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只会越来越差。所以想要上好的中学,应该早早的准备起,那样成功的机会更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条件择校还是择校。至于怎么选择,肯定是口碑越好的越好。
我儿子小升初没有择校,也没找人。因为我的地段刚好是本地最好的公办学校。自己也不喜欢求人。我儿子初一时年级200多名,平行班,班机排名20几。初二慢慢上来。班级排名前三,年级100多名。初三刚好分到重点班。
重点来了。其实重点班老师和平行班老师差不了太多。可能会好些。重点班和平行班唯一不同的,就是学习氛围,也就是环境。儿子在普通班,老有差的同学撩他,别学了,学那么多干嘛。到重点班后,下课十分钟经常只有儿子一个人到教室外走走,其他人大多在继续看书什么的。到了重点班,儿子刚开始也是十多名,后来慢慢也到前三了。
今年儿子中考,分数也上了本地最好的几所名校,班级第三。年级估计在50以内。
几年陪伴儿子一路走来,有两点经验比较深刻。一、要给孩子慢慢成长的时间。相对女孩,男孩成熟得慢,给点时间和耐心,他一点会慢慢好起来的。当然家长不可能不焦虑。有时候想起儿子的成绩,我自己有时候晚上睡不着爬起来坐。但家长不要把这种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我经常对儿子说的话就是,“只要你努力了,多少名次多少分都不重要”。“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你不是跟别人比,你是在跟过去的你自己比。你不是打败别人,你是在打败过去的自己。”初三后,前几名大多数从女孩变成了男孩。虽然不是普遍规律,但家长自己淡定,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厚实的避风港,让他安心学习,安心成长。二、有条件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还是尽可能给他一个好的环境。其实名校也好,普通学校也罢,最大的差距,我觉得在于生源。优秀的人里呆久了,你也会变优秀的。所以其实民办学校经常会将小学毕业班年级前多少名一网打尽。还有什么小升初面试,笔试,家长带着孩子东奔西窜就是为这个。也向政府提了很多意见。这样选择生源肯定不会是最科学的,肯定有漏网的,比如我儿子和他们几个同学,但确实能筛选一大批好的生源。好生源加上好条件,配上中上的老师,想不出成绩是不可能的。不过一些土豪家长,自己的孩子不愿读书,以为出点钱找人弄个好学校往里一扔,就能成才。我觉得还是不要浪费了一个学位。在学霸的环境,学渣只有更自卑更愤怒。环境非常重要,但内驱力(内心向上的学习意愿)才是决定成才的关键。总之,好的环境可以影响人,内驱力更重要。
有家长愤怒地驳斥择校,分班,要绝对公平。其实这是没用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一步步将人进行分层。中考,高考,211,985,双一流。这些本来就是分层的方式。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通过一定方式,不管你反对还是赞成,即使禁止这种方式肯定会出新的方式,这是必然的。我们生活在社会,在工作中,也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去寻求资源占有最大化。所以,放松心态,努力适应。我一直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如果你的孩子不适合读书,做一个好的技工其实生活也不会差。只要认真努力,任何人的生活,都不会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小升初的确很重要,因为初中三年决定了孩子能不能考上高中,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所以家长焦虑,深表理解。
但焦虑不管用。焦虑不如行动。
一.家长动起来,决心一定为孩子找好学校,能进重点班更好。我发现身边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如果找不到好学校,也要进普通中学培优班。没办法,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这是个死胡同!不好破解。我也是经历了孩子升学才领悟到的。进培优班,相当于田忌赛马,让上等马匹配上等骑手,优优组合;如果孩子成绩差,下等马配下等骑手,差差组合……你想结果会怎样?分班很残酷!但不操心,初中三年后结果更残酷!
二.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预习初中各门功课,以适应初中培优班的紧张学习。如果你不预习,别人都预习,注定你开学吃力,一定会落后。心理上就压力大。我以前不愿承认,有了孩子之后,我承认这些世俗的做法很有用。
上一篇:应不应该鼓励男女同休产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