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听话的孩子该不该打?
孩子,家长,不听话不听话的孩子该不该打?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接受不了挫折、承受不起批评俨然成为一些孩子的标签,使得家长们面对孩子更加缩手缩脚、茫然无措。
其实,偶尔找准机会,来一次精准的、让孩子心服口服的皮肉之苦,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皮肉对痛苦产生的反射会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错误。
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强化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提高孩子的耐受力和抗逆力。
但是一定要记住:一、打孩子的时候要保证环境是能保护隐私的,给孩子留有自尊;二、打孩子的方式要是安全的,避免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三、孩子是心服口服的;四、不能经常性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要打,关键是什么时候打?怎样打?
现代教育推崇孩子是夸出来的,建议家长要通过鼓励施教,要与孩子有效沟通。家长们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
但依然有孩子与家长发生口角后从大桥上一跃而下;依然有孩子在受到家长拒绝后挥刀血刃至亲;依然有孩子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当街暴打年迈的老母亲……
接受不了挫折、承受不起批评俨然成为一些孩子的标签,使得家长们面对孩子更加缩手缩脚、茫然无措。
其实,偶尔找准机会,来一次精准的、让孩子心服口服的皮肉之苦,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皮肉对痛苦产生的反射会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错误。
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强化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提高孩子的耐受力和抗逆力。
但是一定要记住:一、打孩子的时候要保证环境是能保护隐私的,给孩子留有自尊;二、打孩子的方式要是安全的,避免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三、孩子是心服口服的;四、不能经常性进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不能打孩子,这个要分年龄段的,要按照年龄段科学地打孩子;还有父母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打孩子不是目的,只是惩戒的手段;打孩子,更不是父母情绪的随意发泄。
1.要科学打孩子。打孩子要分年龄段,一般来说,0-3岁的孩子要无条件接纳他,不能打;3-6岁,要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可以适当打;6-12岁的孩子可以打,但尽量少打,最好不打;12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泛滥,坚决不能打。
2.打孩子之前要先提出警告,给孩子一个准备时间。如果不再出现不当的行为,就不要打了;如果警告不听了,再根据情况打。
3.打孩子时,要害部位不能打,比如胳膊后面不能拉,比如肚子不能打,比如头、脸不能打。父母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情绪失控而伤害了孩子,否则会造成终生遗憾。
4.打完孩子2,3天之后,还要针对孩子挨打的原因和孩子再聊聊,加强教育效果。
除了打孩子之外,我们还可以辅之以罚站反思、减少零用钱等其他惩戒手段。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让孩子在错误里成长,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不要去打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听话就打只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90年代后都是口头教育和引导教育,经常被打的小孩叛逆期更不好掌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可能分歧比较大,有人认为拳头下面出人才,有人认为不能动手打孩子。不管你怎么认为,这也需要从两方面去看。
一方面,是家长自身的言行。
你说的话是不是很有道理,是不是让孩子接受,对孩子成长有多大帮助。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作为家长行为很重要,如果他很认可你,信任你,把你作为自己的榜样,这个事情就很简单了,也很难出现孩子不听你的情况了。
另一方面,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任何良好的交流都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凡是对抗和对立都很难有自己和孩子满意的结果。
与孩子交流也是一样,找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再去选择孩子愿意接受的方法,就能达成共识。
小结
首先作为家长,对自己要求高点,只要自己的行为能够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孩子自然很愿意和你交流。
还有家长与孩子养成一个良好和顺畅的交流习惯,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这样就会避免或者减少对抗和暴力的出现。
✍️
上一篇:葡萄套袋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