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听话的孩子该不该打?
孩子,家长,不听话不听话的孩子该不该打?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体罚孩子,向孩子传输了不好的理念。
如果你体罚了孩子,无疑向孩子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武力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可以用武力让对方屈服。大人在这方面真是做了不好的榜样。
其实不打不骂孩子,也可以将孩子教育得很好,如果家长对这方面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玩美教育,和您一起探讨家教中的难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不打不成才,打了又舍不得。”
常言说:“棍棒之下出孝子”。对现在的孩子骄生惯养成熟早,叛逆期的心理用不来,说不定还是“雪上加霜,冰冻三尺”把他们幼小的心去毁灭。还是慢慢的引诱说教吧!“三百六十行,行行中状元”,只要朝好的方面发展,无论干啥就顺其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不听话,肯定不能打!
孩子不听话,肯定不能打!
孩子不听话,肯定不能打!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都9102年了,作为新时代的父母,还在讨论“孩子不听话,要不要打”这个问题,我心中可说是五味杂陈。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但“要不要”这个问题就属于认知问题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育儿观念真也应该与时俱进,坚决摒弃简单粗暴的封建遗风了。
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生TA养TA,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孩子为所欲为,胡乱指挥。
01怎样才叫听话?
听话的标准是什么?是要孩子事事听命于我们吗?
尹建莉老师说:
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在培养“乖孩子”。在家里,家长代表“正确”,要求孩子“听话”;到了学校,教师代表“权威”,不容许学生有任何“与众不同”。很多孩子长大后被指责为没有思想、缺少创造力,可在他们的思想成长中,不是一直被当作鹦鹉调教着吗,不是一直被当作木偶操纵着吗?他思想上的独立性从哪里去树立呢?
从这个方面说,如果真要我们的孩子事事听命于我们,那我们培养的就不是独立完整的人,而是一个木偶,或者奴性十足的人。
武志红老师说:
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是要做自己。
而我们要求孩子听话,是在让孩子做TA自己吗?
有人说,我们说得正确,TA总该要听吧,话说,什么又叫正确呢?我们说的就一定代表正确吗?反躬自问一下,是不是立即觉得站不住脚了?
听话或许会帮助孩子养成自理好习惯,但是如果没有思想独立自立,一切的自理又怎会成立?
02打孩子的危害
打孩子是大人最无能的表现。打孩子能解决的事,用其它方法肯定也能解决。
打孩子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是满足了一部分懒得学习、懒得动脑的家长的心理需求,但它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
长期被打的孩子,要么变得懦弱,要么变得暴力。
希特勒是个典型的小时被父亲虐待,长大后反人类的例子。
据我多年的观察,凡是特别暴力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个暴力对TA的家长。
我校有个孩子特别暴力,天天在校打人惹事,在班上也是坐的特殊位置。我通过了解,他在家就长期遭受爸爸的暴打,我很同情他,无奈家长顽冥不化,怪自己生了个熊孩子,不改家教作风,导致那孩子的眼光是冷漠的,表现是乖张的。
有次,我经过走廊,见他在拿毛巾擦墙,我笑着对他说:“我发现你擦墙擦得很仔细,这面墙被你擦得好干净啊!”
从没见他笑过的孩子居然冲我友好而感激的一笑。自那以后,他见着我,总要友好地朝我打招呼。
我在推想,如果我们总是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孩子,尤其是那个孩子的家长,丢掉棍棒,而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那孩子心中的善也是会被激发得越来越多,最终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当然,你会说,你这都是极端例子,我轻轻打一下总可以吧?
我说,轻轻打一下也不行!不管是重重地打还是轻轻地打,你都没有尊重孩子,孩子得不到尊重,与你的地位不平等,那他要么变得逆反,要么变得低自尊而无比的懦弱。
有人说,我们不也是一路被大人打,还不是长大了吗?那我想问,你有没有暴力倾向?有没有很自卑?有没有觉得很幸福?有没有觉得自己成长得很好?
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
可见,童年的遭遇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在长期被打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变得懦弱无比,要么变得控制欲极强,TA也会去想办法去控制周遭的一切,殊不知,周遭的一切,岂是一个人能控制得了的吗?让自己作茧自缚,痛苦不堪。
还有一些在家被家长欺负的孩子,自带被欺负特质,走哪儿都能吸引一些欺负TA 的人,某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往往都是在家长期挨打、得不到家长的爱和呵护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懂事又“听话”?
尹建莉老师说: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懂得感恩的,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他也会反过来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最后,我想说,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你实在没忍住,打了孩子,你也不要太过自责,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孩子道歉,争取不再有下次。
共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80条/2页上一篇:葡萄套袋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