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正确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孩子,陌生人,的人怎样正确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正确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和陌生人说话,我们是在教育孩子冷漠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和大家再回顾一则事件,一位月份很大的孕妇在路上向一名女大学生求助,女大学生好心帮助她,结果最终却因为好心殒命。
并不是我们不好意思教育,伤害就能避免,越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孩子就越能够做到明智选择,既能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又不会伤害到自己。
在这一点上,如果过分跟孩子强调一是不系统,容易遗漏细节,二是有可能夸大其词,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心理阴影。
在两个孩子的教育中,我采用的是绘本教育。
我的蛋壳敲不破公益阅读活动,让孩子看到阳光的背面
作为俩娃妈,我报名参加了社区、小学的“我的蛋壳敲不破”公益阅读活动。
活动借助绘本《萨琪有没有小鸡鸡》系列,以及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学会自我保护系列中的《不要随便摸我》。
通过绘本讲解,以绘本中别人的故事为例,和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明白哪些是我们的隐私部位,隐私部位不允许别人动和看,如果有人做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大声地说“不!”这样等于让孩子明白,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
也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不一定时刻都是美丽的。
我去给社区做公益活动的时候,我都带着自己的儿子(当时女儿还没出生)。多听几遍总是没有坏处的。
接下来再进一步进行“不与陌生人说话”的教育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本身就需要被保护,同时让他们明白,孩子受到伤害时,不管伤害者如何威胁,这都不是孩子的错,一定要大声说“不”并告诉家长或者老师。
之后,我发现了另外一套比较系统的绘本《幸运的米拉》其中的《不跟陌生人走》。
绘本以小北极熊米拉放学妈妈没来接的故事,把小米拉遇到同学、不良少年、声明是妈妈同事的人、声明是同学阿姨的人、看起来无害的奶奶、背着大包裹要求帮忙的老人等各种人。
我觉得最棒的还有,米拉去传达室借电话用,看到传达室只有一个叔叔时,打开传达室的门、不让叔叔帮助脱外套、不喝叔叔给的饮料。而且都是很礼貌、机智地拒绝的。
这几本书我都是反复地给孩子讲,他们也喜欢听这些小动物的故事。
借助新闻提高警惕
如果看到了类似孩子被人带走之类的新闻,我也会及时和孩子讨论。
这样一是预防,二是万一发生类似情况,他们应该怎么办,都能和他们一起讨论。
多讨论讨论,如果有时间的话,类似过家家一样再演练一遍就更好了。
——————————
我是晨光微晓,学英语、爱绘本、专注育儿心理、育儿经验分享的俩娃妈,欢迎关注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孩子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自己搭地铁上学。假期的一天,她放学回来很高兴的跟我说,今天帮助了一位婆婆。在地铁站一位五十多岁的婆婆找她问路,她告诉老人家在XX站可换乘3号线,她刚好也在那一站下车,可以提醒婆婆。下车后,还给老婆婆指路,然后自己就去上补习班了。
我听完心里一阵后怕。但是我不露声色的先夸奖了孩子乐于助人,很善良,随后就这件事展开提问。我问她,那,如果老婆婆说她还是不会搭车,要你带她去怎么办呢?
孩子脱口而出,我还要上课呢,迟到怎么办?
我追问,假如你时间还充裕,可以带她去,你会带吗?
孩子略加思索,反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在提醒我,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
我赞许的点头,说对,这就是妈妈想告诉你的。首先大人遇到问题,一般会向大人求助,不会问小孩子,我不敢说老婆婆一定是坏人,今天这个情况是你知道路线,而且你很善良,对老人家没有戒备心,以后遇到这种事,你可以找地铁工作人员过来,由工作人员给她讲解或者带路。
孩子说,你是不是怕别人把我带到僻静的地方弄晕,然后拐走了。
我紧紧抱住她,说,你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养大你可不容易呢,妈妈承受不了你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帮助别人是对的,你也要牢记,正常情况下,大人不会向小孩子寻求帮助,在公共场合你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一旦对方提出进一步要求,你要马上拒绝。
做父母真的是一门技术活,既要保留孩子天真善良的本质,又要让她知道世间险恶,不要对陌生人投以全部信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可能是最坏的建议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雪莉·汉比博士对暴力问题有20多年的研究,她在《The Web of Violence》(《暴力网络》)一书中提到:
每一个父母都想尽力确保孩子的安全,保护他们。然而,现在的小孩需要培养自信。他们需要学会怎样去识别谁是好人,比如警察和行政人员。如果他们在商场或者集市上走丢了,他们不用害怕和任何陌生人讲话——他们应该知道怎样寻求帮助。
如果你设身处地地去理解罪犯的想法,这个世界看起来会很不一样。罪犯在寻找目标。大多数罪犯会避免和体格强健的成年人接触,那就是为什么小孩和老人在一些犯罪活动中会更容易受到伤害。罪犯正要寻找一个能战胜的攻击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具备两个重要因素:焦虑不安和社交甚少。
与陌生人打交道无法避免
对于孩子来说,“陌生人”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他们从来未见过及从未谈过话的人,是不是真的对孩子不利,并不能确定。
而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远离陌生人无可厚非,但孩子们总会长到可以独自出门的年纪,他们总有落单的时候:独自与同龄人一起玩,在社区里骑自行车,或到楼下的小店买点东西等。
如果一味让孩子避免接触陌生人,避免社交,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上一篇:非洲猪瘟在国外历史悠久,将近百年还没有研究出疫苗,目前来看有希望研发出疫苗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