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可以分享一下名人的读书方法吗?
方法,的书,自己的可以分享一下名人的读书方法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梁启超告诉我们,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题目,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隔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
三、毛泽东:高诵恬吟法。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书时,往往“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高声朗诵,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密咏恬吟,就是要静静地吟咏品读。将高诵与恬吟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高诵便于记忆和提高演说能力。许多老一辈的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年轻时学习一篇文章,高声朗读几十遍,就可以终生不忘。恬吟便于思索,细细地品味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气势、节奏、神味。
正因为高诵恬吟读书法有诸多优越性,所以古人都是以此为乐的。宋朝有个“汉书下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说的是宋人苏舜钦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他岳父觉得奇怪,于是就偷偷地从门缝中往里看。原来苏舜钦正在朗诵《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时,他不禁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意思是可惜没有击中。〕遂斟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当读到张良对汉高祖说:“此天以臣授陛下。”〔意思是我来辅佐皇上,这是天意。〕苏舜钦又拍案道:“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喝了一大杯酒。他的岳父看到这里,忍不住开怀大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读书,贵在坚持,贵在自律,首先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读本,然后可以早晨起来或者晚上睡前阅读一小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的方式都不一样,只要你爱看书。一定会找到会适合自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我是蝈蝈漫步,致力于原创回答。
01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名人都自有一套读书方法论,比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朱熹的“熟读精思”,苏轼的“八面受敌”,这些方法在很多讲读书方法的书中都提到过,用现代语言理解,陶喜欢泛读;孔明喜欢略读;朱熹喜好逐字逐句的精读;苏东坡则喜欢将一本书多读几遍,但每次读的主题不同。
在这里,分享下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和邹韬奋的“分层次阅读”。
02 苏东坡-八面受敌
“八面受敌”法的典故,源于一个读书人向苏轼请教读书方法,苏轼便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读书的。在这里,就不摘抄原文了,大意是:书中内容丰富,而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只阅读一次呢,不能获得全部,最好分多次阅读,每次只关注一个主题,将这个主题研究透彻后,再开启下一次阅读,但下一次阅读的主题和上一次不同,这样阅读了很多遍后,虽然比较费时间,但阅读效果比略读一遍要强很多。
具体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呢?苏东坡举了自己读《汉书》的例子,他在读《汉书》的时候,列了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等主题,每次阅读都只关心《汉书》中是如何讲述当前主题的,比如,想了解《汉书》中是如何讲述兵法的,那么此次的目的只是关心书中涉及兵法的部分,研究完这一主题后,下回再换个主题,研究书中是如何说官制的。
这个方法,运用到现代,我觉得特别适合读单本经典名著,比如《红楼梦》之类的,以不同视角多读几遍,收获也大有不同。之前看到一本书叫《红楼梦教你的10堂理财课》,是以理财的角度分析红楼梦,虽然有点蹭IP的嫌疑,但视角值得借鉴。
03 邹韬奋-分层次阅读
三联书店创始人-邹韬奋,曾经分享过自己是如何读书的:
“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
这个方法被称作“分层次阅读”,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泛读、略读、精读。
泛读,就是随意浏览,感兴趣呢,就继续往下读,不感兴趣呢,就中止阅读。
略读呢,就是将泛读时选出的书,通读一遍。
精读,将略读时选出的可以精读的章节,逐字逐句阅读。
04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团长对他说:
\"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做到!\"
仅仅了解方法论是不够的,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阅历都不同,名人的读书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我们,只有多读、多实践,才能根据名家的阅读经验,量身定制出我们自己的方法。
我是[蝈蝈漫步],一枚喜欢阅读和写作的越读者,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用,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名人读名著。
上一篇:你觉得谢霆锋,郭富城,黎明相比,在娱乐圈谁的地位更高一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