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朝的长安为什么总是歌舞升平?普通人不劳作吗?
长安,歌舞升平,唐朝唐朝的长安为什么总是歌舞升平?普通人不劳作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到了安史之乱,长安又倒霉了,由于战乱(自己打自己,好日子过够了),整个大唐的人口锐减,长安也不例外,歌舞升平就谈不上了。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迅速衰落,即使勉强保住了李氏江山,但是也不复以往的盛世,包括长安城。
所以总体来说,不要被表面蒙蔽,即使歌舞生平那大多数也是皇室和贵族,跟老百姓关系不大,封建社会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永远都是填饱肚子,有军功家庭靠军功(亲人的命换来的),没有军功的,耕种和做工才是他们生活的来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底层支撑上层建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说呢,个人觉得这里的唐朝长安歌舞升平只是一种比喻:因为唐朝出现过几个盛世,所以“歌舞升平”只是描述在这种没有战乱,而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的交流、百姓的安居乐业盛世景象!而普通人还是该做什么做什么,这没有与“歌舞升平”并没有多大联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有一句话叫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歌舞升平从来就不是对农民说起的。农民从来期望的都是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国家安定,六畜兴旺。
长安那是什么地方?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能住在里边的非富即贵,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勋贵,要么就是富商巨贾。
经济能力决定了消费实力,当然夜夜箫歌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现代语言来组织就好理解了。
唐朝的长安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城市”,当时全世界的热钱全部往哪里跑,有消费能力的人满城满巷,绝对消费力 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并且是各种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普通人找个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很容易的。
普通人谋生容易,劳作也不累,反过来又扩大了消费市场。
大家全部在买买买买的,能不歌舞升平嘛!
举个例子,民国时期的上海,不也“歌舞升平”嘛!各种当时最先进最时髦的东西上海全部都有,据说当时一个普通的上海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大大多于内地小地主。
上海的文学家,戏剧家,电影,明星,作家,演员个顶个的活的好,挣的多,说明当时的上海人有闲钱文化消费,对不对?有闲工夫去消费文艺作品,对不对?就算劳作肯定也不太劳累呀,不然怎么有闲力气去消费文学艺术呢?对不对?
民国离我们不远,上海为什么“歌舞升平”,上海之外的世界是不是“歌舞升平”?
一句话,当时全国的每一个土匪的理想也是,抢够了钱一定去上海花,再也不做土匪了,去上海做个好人。你看,上海这么吸引外部资金进入,这么吸引坏人去做只会花钱的好人,想不“歌舞升平”也不行呀!
那么,唐朝的长安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畸形繁荣点,弄个“歌舞升平”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嘛!
一样的状况呀,西域马贼的理想也是去做个长安的富家翁呀!做个只会花钱的善眉慈目员外郎。为长安城的“繁荣富强”贡献消费力!
上一篇:初为人母,子宫被撑大,月子黄金期怎么做恢复的更好,还能瘦掉大肚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