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期不和人交流,会不会变抑郁?
问题,是的,自己的长期不和人交流,会不会变抑郁?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长期不和人交流,会不会变抑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期不和人交流,会不会变抑郁呢?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因为前提条件不充分,所以,结果就很难确定。假如以抑郁为“果”的话,那么“因”是什么呢?有的情况下会出现“一因一果”,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会出现“一果多因”或者“一因多果”。由此来推断,说抑郁是因为长期不和人交流造成的吗?答案显然是不一定。因为形成抑郁的前因有很多,或因为疾病、或因为灾难、或因为事故、或因为压力。而长期不和人交流,只是原因的一种,况且还不是主要原因。
那么,长期不和别人说话,会有什么后果呢?其实,后果也有很多表现,比如语言功能退化、大脑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合作观念淡薄、协调意识丧失。另外可能会引起人际交往障碍、产生人格扭曲,达到自闭程度。当然,也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
这里,还需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长期不和人交流”的呢?不会是现代版的“鲁滨逊”吧?
如果是小孩出去不愿意和别人交流,那可能是被别人“欺负”后,产生了“惧怕”的心理阴影;如果是成年人不愿意和别人交流,那可能是遇到了重大问题,需要一个人认真思考,长期探索;如果是老年人长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那有可能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请注意,我这里只用了“可能”二字。具体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分析后,才能最后给出答案。
因此,我们只有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之后,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盲目的判断,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心理疾病,更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我这样说,不知道您是否同意,如有不同意见,咱们继续交流。谢谢您的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个问题应该是个假设,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需要寻求归属感,如果长期不和人交流,就很难弥补社会归属这块的需求。另外,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总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长期不和人沟通,对你的生活、事业等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不过,凡事都有个度。个人认为,长期不和人交流,会过大幅度减少与世界互动的频率,缩小个人生活的圈子,局限个人观察世界和人生的视野,对身心健康会有不利影响。
你需要明确自己长期不和人交流的原因。长期不和人交流,这种情况几乎不太可能,如果是性格因素,自己怡然自得就没什么问题;如果是别的原因,比如因社交障碍不愿意跟人交流,就需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你可以控制自己和人交流的频率。即便你觉得没有问题,还是建议你定期的与人进行沟通。喜欢交流的人可能每天都需要沟通,对于喜欢思考的人而言,频率会低很多,比如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选择适合你的交流方式。
与其担心,不如提前预防。长期不和人交流,对生活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你不喜欢和人交流,可以降低和人交流的频率,采用你喜欢的方式与人保持低频率定期沟通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人类的各个器官都有用处,包括大脑,如果长期不和人交流,首先会产生一定功能的倒退,这里面会涉及到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词汇、理解力以及语言的反应能力……
而所说的变成抑郁或者引发抑郁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长期不和人交流,将自己的情感闭塞在自己身体内,当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自我生活的模式,如果出于某一个事件,硬生生让他与外界进行交流,进行信息置换。他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外界信息没有办法进行及时处理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烦恼,出现逃避情绪,一旦压力超出一定的时间范围,就会产生抑郁情绪……
我觉得这里最适合的例子应该就是歌手朴树了,曾经一度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接触之后,就丧失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他人沟通能力。于是,再面向社会社交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甚至是对交谈的恐惧……
这就像某一类的患者,例如抑郁症,自闭症患者,他们本身的多巴胺是严重受阻的,对某一项事物,某一个领域兴奋度比较低,缺少动力,使得大脑比较抵触,甚至不能持续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至于对生活,对未来丧失希望,丧失信心。
我们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例如,有的时候大家会经常加班,加班前两天,你会觉得工作压力非常大难以适应,但持续一周甚至十天之后,你就开始习惯了加班的模式。等到第11天,不加班的时候你会非常放松,开始享受不加班的状态和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是被不加班这种现状所满足的。而我们身边有的朋友就开始享受这种放松,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放松,而是一种习惯性的放纵,它会让你的大脑再干正事的时候,兴奋度持续降低,甚至变得迟钝,于是,当我们习惯了这种迟钝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模式的时候,再次加班,你会同样产生不适感。
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对心理科普,情感障碍,脑科学等感兴趣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上一篇:如果户上有两辆车,其中一辆车脱审,对另一辆车的审理有何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