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人患恶性肿瘤,你选择隐瞒还是告知?
患者,病情,癌症家人患恶性肿瘤,你选择隐瞒还是告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知情权,有自己生命的决定权,今后的路我该如何走应该是自己去决定!如果遇到情绪波动大容易抑郁的患者,可以多疏导,建立信任,循序渐进的去告知!得知肿瘤的初期都会有个抵触期,过了也就能慢慢接受!当然也要辩证看问题,结合患者心态和家属意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国,向癌症患者隐瞒诊断结果是比较常见的做法,而西方国家却恰恰相反。在国外,癌症患者享有绝对知情权,即使医生不告诉家属,也要告诉患者本人,然后由患者决定是否告诉其家人。有调查显示,在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高达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吓死的。如果患者得知身患绝症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不能被医生察觉,会对患者的治疗及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癌症病人大多都处于“不完全知情”或“完全不知情”的状态,多数病人在一段时间后才会被宛转告知所患何病,也有约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直到去世也不知究竟为何。受西方医疗理论的影响,一些医生开始意识到向病人隐瞒病情的做法有些不妥,因为这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关于该不该告知癌症患者真实病情,详细介绍如下:
患者享有病情知情权
该不该告知癌症患者实情是一个比较为难的事,问卷调查显示:在亲人患病时,有74%的调查者会选择向亲人隐瞒所有或部分病情,只有26%的人会选择全部告知患者。但如果换作自己患病,却有85%的人希望知道病情真相。
早在1973年,美国的《患者权利法案》就强调了患者对其病情知情同意权的主导地位:患者就与疾病有关的诊断、治疗、预测及危险性信息,享有知情权;对于看护、治疗有接受或拒绝权;在被告知全部病情后,有判断利害得失的自我决定权。医疗实践中,美国医护人员会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本人,然后再由患者自己决定是否治疗以及何时告知家人。
我国《执业医师法》的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情,但要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我国于2010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中,也将医疗关系中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定为患者。关于癌症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人身及精神利益。尽管如此,但在医疗实践中往往会由患者亲属代理行使知情同意权,从而使该理念无法得以落实。
隐瞒无助于疾病治疗
无论在影视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癌症病人家属都会遵守“保密”原则,这会使病人以为自己“没救了”,不利于病人配合治疗。另外对于病情保密,也存在低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情况。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会悲观绝望,甚至走向极端,但这毕竟是极少数现象,而且也与告知方式有很大关系。
在得知真实病情后,大多数癌症患者是能够采取积极态度面对的。当病人得知患有癌症后,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即否定、防御、解决和升华,在经过最初的逃避和挣扎后,会变得更加冷静、沉着,而且能够积极面对真实病情。在强烈求生欲望的支持下,会使他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大多数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如何将病情告知患者?
有些人在身患重病后,由于不了解真实病情,也不清楚后续治疗方法及预期效果,会出现期待值过高或过于悲观的情况。对患者来说,知道自己病情是迟早的事,越晚告诉他就越被动。因此,如何尽快告诉病人真实病情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般来说,由医生将病情如实告诉患者更为妥当,因为医生能将病情的相关情况(比如癌症的种类、治疗预后情况以及相关成功病例等)交代清楚,使病人对病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不至于产生恐慌情绪。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沟通技巧,在告知患者病情时要因人而异。在熟悉了患者的病情及诸多方面后,再循序渐进地慢慢渗透。
比如,刚开始时先告知患者身上长了个“东西”,具体性质还无法判断。一段时间后,再告诉他这个肿瘤是恶性的,但目前来看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最后再告诉他,可能是晚期肿瘤,但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在中国,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要求,医生告知患者真实情况一般需征得家属同意。
但无论如何,在告知病人的过程中要让患者明确认识到,虽然身患重病,但我们仍会采取最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对于无法治愈、生命期短暂的患者,不要直接将生硬的存活数字抛给他,要与病人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及对病情的认知状况。
另外要鼓励患者多提问,对于患者的疑问应尽可能进行详细解答。总之,对于肿瘤科医生来说,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是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途径。
正确对待死亡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已在大、中、小学开展了死亡教育课程,并建立了一套从幼童到成人的死亡教育体系。上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也陆续开展了死亡教育,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加入了相关课程。尽管如此,但在中国大陆地区死亡教育仍为一片空白。
对晚期肿瘤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尊严地活,安详地走”。与各种意外死亡相比,晚期肿瘤患者的死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段时间,病人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将自己最后的时光录制下来,去实现自己多年未完成的心愿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癌症是一种老年病,只要大家寿命足够长,每个人都会得癌症。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癌症的发病风险也会逐渐增大,另外癌症的发生还与很多因素的长期积累有关。
有数据显示,在50岁以前男女患癌的几率差别不大,甚至在某些癌症上女性患病率还高于男性。但50岁后,男性患癌的几率明显高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究其原因,主要与男性长期抽烟、喝酒密切相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任何一角度说不告知好,告知于病有害无益,于事无补。
上一篇:奔驰延保有必要买吗?在厂家免费保3年的情况下,多花12700针对三大件延保5年值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