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诗人诗写得好,官做得大,有些诗人却一直不得志?
诗人,李白,杜甫为什么有些诗人诗写得好,官做得大,有些诗人却一直不得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理想主义者
有现实主义者
要想当的好,更须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作得不见得他就做官,或官做得大,历朝历代都有诗作得好,官越来越小,这看顶头上司,重用不重用他,是决定的因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人都清楚,周培公,诗词歌赋样样都精通,就是不会拍马屁,考试都给考官打了出来、做官之道,与做学问是两码事,做官之道善于变通吹牛拍马、察颜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假如周培公善于变通、那有不中状元之理、皇帝老师伍次友的荐书拿出来谁不买账。
……诗写得好、官又做得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几个,又有学问官又做得大的人,他必定有为人不知的一面、一、性格决定了人的成败,古语云、大丈夫能伸能屈。二、持才敖物,娇敖自满的人做不了大官、也做不成学问、总是把自己看成比谁都强,三、总是爱针对时政、提出不同见解的人,再有才华做不了大官。
……唐朝李白、杜甫,谁不是才华横益,都称尊,但官确做得不好,陆游、屈原、柳宗元等。
……现在、过去做大官的都是八面灵珑之人,善吹、凭真才实学有几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作官需要行政才干,机遇与个人的性趣也是决定性的条件。如陶潜、如李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地说,写诗和当官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有的人智商很高而情商不高,他可以才高八斗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但在世故人情上却不能审时度势因势力导,与官场明暗规则格格不入,因而在仕途上自然也走不远。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位名人说过,大意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全归咎于朝庭的黑暗或官场的腐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主要谈诗人做官,因为唐朝是诗极度兴盛的时期,那我试着从唐朝几位大诗人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肯定的是那些著名的大诗人都有才能,都有为官的潜质,甚至为高官的潜质,那为什么他们的际遇却迥然不同——有些做了高官,有些却被逐出都城,下面我通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来分析一下。
首先要知道唐朝为官的通道:科举(凭真才实学)、荐举(达官显贵之后)。
1.机会。
李白是商人之后,而且李白曾经因斗鸡游戏举剑伤过人,算是罪人。唐朝有规定罪人、商人之后不能参加科举,等于没有机会。
杜甫虽是达官显贵之后,其祖父当过丞相,但那批人已经不在朝纲里,所以没机会被举荐。杜甫参加过科举,只不过正逢李林甫挡道,一句“野无遗贤”葬送了当时参加科举众人的前途,也等于没有机会。
王维出身不显贵,但在开元十九年通过状元及第走上仕途,一路做官不小。
白居易出身一般,但自幼就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自然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而且中榜后还写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说明白居易少年得志,也一路做到高官。
以上四人是不折不扣的大诗人,却因为“机会”而导致命运不同。
2.把握机会。
李白通过诗文才气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夸赞,并获得了被举荐的机会,而且做了“翰林”,但当他得知翰林是逗“后宫诸人”开心的,他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无处施展,于是从此借酒消愁。杜甫曾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子曰尘是酒中仙。”李白自己也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自嘲。最后由郁郁不得志到离开长安。
杜甫同样凭借诗文才气得到被举荐的机会,做了个八品的左拾遗,但他急于实现自己“致君饶舜上”的人生报复,于是时不时给皇帝上书,告诉皇帝该怎样?并直指国家黑暗面,替百姓发声,结果引起皇帝反感,最后被逐出朝廷。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深谙官场之术,一路顺风顺水,虽然受安史之乱影响,但也没多大波澜。
白居易凭借真材实料通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成为朝廷的重要谏官。
以上四位大诗人都曾为官,但李白和杜甫最终却离开长安,并再无被启用,可见“把握”机会也同样重要。李白傲慢的性格,杜甫心怀黎民的性格使他俩的仕途夭折了,这恐怕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最好的例子吧?
上一篇:对于有纹身的女人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