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不值得提倡,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你怎么看?
一寸,光阴,时间有人说,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不值得提倡,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不值得提倡,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寸光阴能变寸金的不是所有人,铁棒礳针的却是大多人!认清自己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不是铁杵怎么办?
如果我只是一颗小草,要如何才能磨得成针?
所以这一句话有一个天大的“陷阱”,不问天赋,不问属性,单一地强调努力和坚持。
它误导了很多人!
这个月小可参加了一次马拉松,第一名是埃塞俄比亚选手,用时2小时13分。我用了5个小时。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是不是我也有一天可以用2小时多一点跑完整个马拉松?因为“铁杵磨成针”,依照这个道理。我打篮球可以成为乔丹,我踢足球可以成为马拉多纳,我写诗可以成为李白,我写小时能赶上曹公子。
现实是这样的么?
方向错了,怎么坚持走下去都是错的!根本不存在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矛盾说法。
仅以诗词或文学而论,除了杜甫以外,中国历史上随便挑出一个大词人或文学家,从来没有一个是通过后天的“磨”而在中晚年成了“针”,李白生而能诗,王勃幼而能辞,《琵琶行》是白居易青年时的作品,杜牧早年浪荡也是随口成诗,还有纳兰容若,黄仲则,文学类的从屈原开始,贾谊,太史公,司马相如,韩退之,柳子厚,还有宋六家,哪一个不是在青年时期就才华毕露,以后天补先天。
勤奋是需要的,但没有天赋的勤奋和一个半月板二级损伤的人要跑100公里没有什么区别!和一个X型腿的人要主演《天鹅湖》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关于努力,关于勤奋,真正的打开方式是,发现自己的特长或天赋,然后努力地去“磨”,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成为“针”。
要最短的时间之内“磨”成“针”,因为
一寸光阴一寸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许你想说的不只是这个,事实上中国古人创造的成语或谚语,都很全,包括好的和坏的,正的和反的。在特定的情况下说出来,都有其道理。如何去合理的使用,还要看自身的知识量及见识量。例如近亲结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人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有人说肥水不流别人田。结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的事情都不一样,so,表达的谚语也会不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铁杵磨成针,是个好故事,值得提倡。
因为但凡复杂点的事情,想做成,都需要有恒心和毅力,还得耐得住寂寞,不轻言放弃。
这个故事,把这些复杂的道理都融合在直观的铁杵和针里,听一遍就永远记住了。
再来看一下“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确实很宝贵,但是无所事事的时间就没有价值,必须是成就一件事情时花的时间才有价值。成就越大,为此成就花费的时间就越有价值。
举个例子。一块块的砖价值并不高,但组成万里长城的砖,价值就不一样。一块块石头价值并不高,但垒成金字塔的石头每一块都是宝。
由此可见,“铁杵磨成针”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并不矛盾,正是依靠一寸寸光阴的持续打磨,才最终得到我们需要的针——成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起激励作用的。
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要我们珍惜时间。
说的是两个方面,并不能混为一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