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师该如何挽救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
孩子,家庭教育,学生教师该如何挽救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庭教育缺失是指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家长,他们往往是这样的观念: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行了。这是错误的家庭理念。家长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社会教育的存在,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很容易丧失独立性,对事物缺乏独立思考。
家庭教育缺失的成因也是家长推脱责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长从不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不主动咨询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一旦出事,家长只会来找老师,找学校麻烦,这就会给孩子从小成长有负面的影响。
挽救孩子的策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取得正面沟通,共同教育学生;家访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扎实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让班主任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以便更好的教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挽救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家庭教育缺失的责任肯定在家庭,原因各不相同,只有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要和家长密切合作,有爱心,有耐心,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只强调两点:挽救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反复,中途放弃,只能会使情况更糟。一个能深深震撼学生的事件,抓住就可能发生转机,学生可能幡然悔悟,悬崖勒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是家人重视程度不够。
少子化时代,人们虽然疼爱孩子,但不懂家庭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们以为爱孩子、送孩子上学、送孩子进辅导班就是教育,这是一个误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个概念,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
二是家人以为让孩子按照家人说的去做就是家庭教育。
这也是一个误区,家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科学的。只有学习过家庭教育知识的人,按照科学方法去教育的人才能说是进行了家庭教育。
三是家庭教育知识的缺失。
大多数家庭成员未学习过家庭教育知识,对家庭教育概念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在教育孩子方面是门外汉,没有科学的方法,有时是一味蛮干,以为对孩子严厉就是家庭教育。
四是社会成员家庭教育知识的缺失。
学校教师、社会培训机构人员等不懂家庭教育知识,以为学校教育或者培训就是教育,就可以代替家庭完成教育。这也是一种误解。
二、家庭教育缺失的后果
一是家人的强势和蛮干,让孩子盲目听从父母,造成孩子胆小或逆反,甚至自闭。
家人过于强势,孩子就失去自我。家人以为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强势的父母不允许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允许孩子“出圈”,而是像孙悟空给唐僧划了一个圈一样,让其生活在圈中。孩子看似是被关爱,实则被画地为牢。
这样的孩子会造成几个结果:要么胆小,缺乏主见;要么逆反,凡事都跟父母对着干;要么就是自闭,辍学。
二是教师不懂家庭教育,会造成孩子缺少关爱,感觉不被老师重视,有自卑心理,学习退坡,失去学习动力,部分学生会选择退学。
医疗机构不懂家庭教育会在孩子自闭时,首先选择药物治疗,给孩子消极心理暗示,造成孩子依赖药物,更加自闭或抑郁。其实心病首选“心药”,也就是精神关爱。很多时候,精神关爱的效果要大于药物治疗。
三、如何挽救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
一是教师一定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给予学生必要的关爱和关注,让学生感觉到被老师重视。老师要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还是很有希望。在老师的关爱下,学生会扬起人生的风帆,奔向成人成才之路。
二是教师一定要劝家庭成员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按照科学方法教育孩子。
山西有一位妈妈,她的孩子非常聪明,她从小学开始辞职,陪伴孩子学习。孩子到初中一直是优秀。可到了初三,这位妈妈非常严厉地要求孩子必须考第一,考重点高中。孩子的压力很大,有了逆反心理,开始玩上了网络游戏。
这位妈妈非常着急,更加严厉训斥孩子,可是孩子依然不听。孩子在初三毕业时,虽然也考了高分,上了重点高中,但是一年后,由于沉迷网游游戏,变得自闭。成绩也下滑到了全班倒数。
孩子的爸爸一味严厉批评,一味训斥孩子,可是没作用,孩子任性而为,谁的话都不听,选择休学在家。
曾经父母眼中的优秀孩子怎么就休学了呢?孩子的妈妈不理解。在老师的帮助下,妈妈学习了家庭教育知识,明白了是自己对家庭教育知识的缺失,是自己的一味施压,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并且沉迷网络游戏。而自己在此没有关爱孩子,甚至没有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还是施压,孩子越来越逆反,父母越来越焦急,产生了恶果。
孩子的妈妈反省了自己,然后开始按照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孩子。
1、关爱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在孩子产生逆反和自卑时,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共情,认同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关爱,如果父母曾经施压,要向孩子道歉,这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方能打开孩子的心门。
2、给孩子信心和鼓励。要信任孩子,给孩子信心,给积极的心理暗示,只要你相信孩子能行,孩子被父母的爱滋润着,渐渐找回信心,就会扬帆启航。
3、父母要以身作则,带好头,严格要求自己。要得孩子好,就得父母好。父母不可以一面玩手机,一面却要求孩子学习。父母要孝敬老人,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孝敬长辈。
4、父母不要给孩子施压,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完成,父母过度干涉,会让孩子逆反。不干涉,就是保护,信任孩子,孩子自己就会向目标前进。良好的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父母勿急躁,不要急于求成。
5、父母要和老师沟通,配合学校老师,要告知老师孩子的实际情况,让老师给予孩子文化知识教育和心理关爱,给孩子信心和成长的动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