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年山东高考评卷员近一半是高中教师,与以往有地方多由在校大学生阅卷相比有何不同?
老师,高中,教师今年山东高考评卷员近一半是高中教师,与以往有地方多由在校大学生阅卷相比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的评、阅卷工作,历来都是高考整体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大多数时候,普通民众并不了解其中的内在,但它却和每一个考生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夸张点说,它会影响着考生的未来。
现在,评卷工作中的选择题部分,已经完全由电脑系统自动识别批改;但其它类型的考题,目前还无法实现。这务必需要一定的人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评、阅卷工作都由三种人员组成:
第一种,是各个学科领域内的有关知名专家与学者、教授。当然,这些都是本学科的权威,由他们担任学科评卷组长、质检组长、相关的大组长等关键性的岗位,统一领导本学科的评卷工作的具体实施是必然的选择。
第二种,是有关高等院校、高级中学的优秀教师、骨干老师。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大多数有着丰富的评、阅卷与质检经验。这些老师,是整个高考评卷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个别老师,还担负着课题组长以及质检员等重要职务与职责,对提高最终评、阅卷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每个省份,评、阅卷的各种人员的比例不尽相同,但有一个趋势,就是高中老师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有的已经达到50%!这一方面反映了高考评、阅卷工作越来越贴近实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高中一线教师的重视!这对于高中教育整体性的变革与改进,让其更适应国家人才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
第三种,就是少量的经过严格选拔的本学科具有助教、助研等经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批改的主要是一些有较强客观性的题目考卷。
以上三种人员,构成了整个高考评卷工作的核心。
依我的看法,由于高中老师是一线的具体教育工作者,他们既熟悉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方向,又熟悉高中教育的整体架构,还贴近高中学生,因此,参与高考阅卷工作的这部分人员比例或许可以更高一些。这对于国家人才建设的总体格局,具有正面的助益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高考阅卷关乎每个孩子的命运,社会安排,必须谨慎,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完成
高考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命运,多一分或者少一分可能就让孩子进入或者错失梦寐以求的大学,这一分或者几分就完全掌握在阅读老师手中。由于以前可能请了些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进行改卷,但毕竟他们不在这个岗位上从事教学工作,特别是在主观题上的步骤分,就需要专业的高中老师来把握。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不会出现是似而非的可能性,也不会有知识盲点,如果任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他们可能在某些步骤上不一定能够理解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而这个错误的判断就可能影响孩子的总成绩。不管学生还是家长以及老师,都希望辛苦三年的学生们所有的分数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晶,每一分都必须谨慎对待。所以我们阅卷老师真的是责任重大,完全不能马虎。
非高中老师阅卷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也许参参加这样的大型阅卷活动,我会感动幸运,但同时有可能面对全省的上万份试卷而感动压力山大,会否存在赶时间,只求数量不管质量的可能性呢?完全可以的。网络上曾经有暴料:某年高考阅卷后期,我被抽调去当质检员(即检查各位阅卷教师评过的试卷)。检查发现,有位老师阅卷速度惊人且赋的分值固定,他改的那道试题为10分,他打出的分数均为4、5、6分(事后知晓,这三个分最易于敲打)。待我仔细查阅后,发现他根本没有认真看答案,有些同学能拿满分或接近满分,另外一些学生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他统统给一样的分,这完全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置万千学子的命运为儿戏,绝对不允许的。
其次,因为毕竟他们没有在一线教学工作,可能很多评分标准也只能评审组给定的要求来评分,但我们知道有些题目比较活,可能学生的思维或者解题思路不一定与评分细则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阅卷老师认真阅读思考,如果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话,他们如果负责任的话,还可能遇到不懂的可以请教其它老师,要是看到堆积如山的试卷,也许真的就凭感觉给分了。
对所有孩子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学生负责。
高中老师改卷,那么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可能经过自己手中的卷子就是自己班上某个孩子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细微的态度,这少一分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在自己的学生身上,所以本着为自己班上的孩子负责,也对其它孩子负责的态度,相信他们的加入阅卷工作,所有的孩子的每一分都不会判错,有利于评分的公平公正性,客观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澄清题主一个错误,高考阅卷人员是由高校教师、中学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在校大学本科生不会参加高考阅卷。
叶秋参加了三次高考阅卷,还是刚毕业时,那时候高考阅卷基本上两部分组成,就是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中学老师一般选的都是所在学校的骨干分子或者是水平较高的老师,第一次参加刚好赶上非典,封闭式管理,管吃管住,第二三次就没这待遇了,当时山西数学阅卷点设在太原理工大学,不过现在条件好了,全省阅卷老师统一在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进行阅卷工作,不过,数学还是由太原理工组织,wyq是组长,考研判卷他也是组长,老组长了。
判卷子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既要保质又要保量,质是生命线,量也是必须的,因为家长和考生在那眼巴巴等着,第一次阅卷时还是直接在卷子上进行(近些年才实现在电脑上阅卷),老师们翻卷子声音哗哗的,因为工作量挺大,高校的老教师、老教授很少参加,参加的都是像叶秋这种工作时间很短的青椒,客观来说,中学老师因为对教学内容熟悉、对学生熟悉,所以对质量把握较好,像叶秋这种新人第一次参加时很多时候需要他们传授经验,阅卷分成很多小组,一般小组组长都是由中学老师来担任。
上一篇:想入手一个价位在2000元的手机,有哪些推荐?玩游戏多一点,要求续航长。麒麟980或者骁龙855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