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帮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习惯,家长怎样帮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对“电视”、iPad开始说“不”,这些东西都是导致孩子分心的“罪魁祸首”,当然,这种“说不”并非完全杜绝,而是限定时间。
第二、有意识减少漫画的购买比例,增加文字性的书籍。购买书籍的时候,参考了他同龄人或过来人的经验,精选书目,大量购买。精选书目主要指标:知名度高、可读性强、孩子们认可度高。这个标准之下,新课标阅读系列(包含了各种中外名著经典的改写),哈利波特系列,福尔摩斯系列,鸡皮疙瘩系列,中外儿童历史系列等都被纳入。(这个阅读书单偏男孩子)
第三、为孩子创造读书环境,比如:家长要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做读书表率。孩子同龄人的影响也很重要,鼓励引导孩子和爱读书的孩子交往。
第四、家长也可以同孩子一起阅读,围绕书本一起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自己感觉,我在让孩子阅读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她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兴趣,最希望的是可以培养她独立阅读的习惯。任重而道远啊,目前还在奋力进行中~~~
前不久才回答了类似的问题,比较简单,今天来补充一下吧,欢迎大家也来补充······
1:让小孩子讲故事
就像之前提到的角色扮演的游戏,小孩子是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的,我们讲故事是帮助她们塑造我们认为正确的世界观。有时候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讲故事给我们听。不论是已经讲过的还是完全新的,都可以让他们尝试,相信我,你会发现小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的是不一样的,但同样精彩纷呈。
之前买过一本《不可思议的旅程》,这是一本无字书,当时看底下很多妈妈的评论是说自己家的小孩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主动给自己讲故事,当时这一点就打动了我(也是听说无字书可以启发小孩子的想象力)。朵朵一直都在阅读,但都是在我们的陪伴下,大多数时候还是我们讲给她听,一直都希望她可以自己阅读。买回来之后我自己先看了一遍,可能是没有字的原因吧,里面的图案很细致、也很丰富,连贯性也强,小孩子自己完全可以看懂。给朵朵看了之后她也很喜欢,我也把三册买全了。
2:把学习生活化
任何故事都依托于现实生活,所以将绘本阅读生活化更能加深小孩子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关于传统节日、风俗、文化等内容的绘本我经常购买,小孩子从现实生活中理解了关于传统节日的某些内容,通过阅读故事来了解更多,当他们再遇到这样的节日时会有更多的感受。像那些关于大自然的绘本也是我家书架上的常客,森林系列、海洋系列······阅读平时生活中会遇到的事物对小孩子来说总会有更深、更真的感受。
3:坚持阅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吧,一件事情要有成效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小孩子最终是要培养阅读的习惯,而坚持是对家长和小孩来说都很重要的。家长要坚持亲子阅读,为小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而小孩子就是坚持阅读,从亲自阅读到可以独立阅读。阅读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相信坚持就会看到成效。
以上就是我补充的点啦,希望可以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告诉我啦,欢迎分享意见或者建议~~~
我是朵朵妈,儿童新阅读推广人,专注于孩子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探究。
坚信阅读和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各个阶段的成长。
我已加入儿童新阅会——新时代孩子的阅读新方式。
如果你也想为孩子带来最好的阅读体验,欢迎关注儿童新阅会(公众号ID:Dodorobook)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教育=家长和老师把自认为正确的人类社会生存技能赋予孩子,辅助他们实现独立自主自由生活。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生命个体该长什么样、以何种方式实现代际轮替、适宜在哪些自然环境中生存.....这些都由自然生理基因遗传决定。但是,作为高等一级的自然生命,动物族群除了基本生理特征之外,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后天摸索习得,比如狮子+老虎+猎豹等食肉动物的捕食技能、羚羊+野兔+野牛等素食动物逃避敌害的能力。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且的高等级哺乳动物,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成体系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然而,除生理特征以外,人类社会后天形成的社会文明生活技能都不具备遗传特质。因此,在千万年的进化实践历程中,人类社会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引导\u0026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那么,人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将家长和老师自认为正确的人类社会生存技能赋予孩子!
教育,人类引导、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得以世代传承的核心抓手,是每个人出生之后习得基本生存技能的根本保障,是纾困现代家庭解决生育“后顾之忧”的坚强后盾。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承贤启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智力提升与授业解惑,其本质就是借助人类社会业已成熟的处事规则约束孩子的成长心性、并赋予他们独立自主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
生活在原始丛林的人类祖先只能在生活中教孩子捕猎、采摘野果、防御敌害;18世纪以前,农民子女学种植+养殖、商贾子女学营商、帝王+贵族子弟学治世哲学;自18世纪附加动力机械【包括蒸汽动力、油电动力、电力】工具开始辅助人类社会生产劳动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劳动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与之对相应的生产劳动对劳动者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附加动力机械工具不知困倦的特点,拥有这种机械的人总希望操作机械的人能够也像机械一样不停地工作。因此,兼顾人才培养与童年成长托管的学校教育开始在人类社会中普及开来。
上一篇:三四线楼市还有未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