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帮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习惯,家长怎样帮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女儿的思维能力有了比较超前的发展。
在我女儿还比较小的时候,她就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推理能力,比如她能够反过来理解大人的话。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她说\"如果你不刷牙,你会长蛀牙的\",她一本正经的对我的话表示认同,并附和:\"如果我每天刷牙,我就不会长蛀牙了! \"逗得我和她爸爸哈哈大笑。
我只是不小心给了我孩子一把钥匙,而她却用这把钥匙打开了我之前都没想过的很多新世界。
孩子总能给家长惊喜,只要家长给他创造机会。
看书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因为阅读,我女儿知道很多同龄人、甚至我都不知道的知识,正因为了解得多,所以她能很自然的把不同的知识、信息串在一起形成新的内容,这些天马行空的组合常常让我惊讶不已。
有学者表示:
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创新和再造。
在阅读的时候,孩子欣赏优美的图画,感知新鲜的事物,了解神奇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心灵,延伸幻想,满足好奇,探索求知,而我女儿的想象力便由此插上了翅膀。
典型的表现是刚上小学时她的看图写话每一次都是满分,不仅满分还经常超字数,内容很丰满,可读性特别强。就连我每次看时都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女儿写出来的,她常常做一些超出我期待的事情。
看书优化了孩子的行为习惯
如今孩子看的书是越来越丰富了,其中有不少是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习惯、社会小常识的。女儿看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积累了很多行为规范的常识,明白了什么是正确可取的行为,什么是不受欢迎或危险的行为,有好些我甚至还没来得及跟她普及她就已经通过书本了解到了。
很多正面的图书形象成了她认同的榜样,很小的时候,这位小宝宝就经常在生活中模仿书里的行为,比如刷牙、洗脸、穿袜子、整理自己的玩具等。遇到别的小朋友有不对的行为,小家伙也会立刻表明自己的立场:那样做是错的!
看书让孩子的成长更快乐
没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让人感到快乐了,看书对于我的女儿就是这样的事情。
每次看到她看书时甘之如饴的神情,我就会莫名的感动。即便阅读无法给我的孩子带来什么物质方面的回报,仅仅是给她带来心灵的满足、安宁、充实,对于我来说花多少时间陪她看书、花多少钱给她买书,我都是愿意的。
我相信,只有内心充满快乐的孩子,才能正常地思维,才能专注于探索,才能获得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写在最后:
坚持真的能成为家长和孩子最强壮的翅膀,任何事情你只要坚持不懈,它带来的质变和飞跃让你我惊叹。
在孩子阅读这件事上,我坚持对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路童行”儿童的健康顾问
阅读,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而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或者说爱好往往都是童年养成的,一旦养成阅读的爱好,将会伴随终生。
当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尽可能的早一点建立阅读爱好,提醒家长,好习惯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强行栽培不可取,甚至可能照成孩子抵触那就得不偿失了。
喜欢看比看什么重要
阅读的乐趣很重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大人会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书籍给孩子读,这样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喜好。不如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当他愿意通过书页翻开另一个世界,这就是最大的意义了。
为兴趣而读书往往比为目的而读书更能发挥读书的作用。
用书装饰房间
我们不用把书束之高阁,它可以随意放置在家里的任何角落(不是乱放,要求孩子放整齐),当然有的地方除外(厕所、厨房),将书当做家的主题而不是风景,孩子可以像随手那玩具、零食一样拿书,慢慢的就会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不过要记得培养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位,不然可能会养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做孩子的好榜样
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平时在家就没有阅读习惯,而我们却要求孩子阅读,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少玩手机、看电视吧。
不给孩子做阅读计划、目标
家长请不要给孩子做“阅读计划、目标”,我们不要求孩子一个月、一年看多少书,也不要求孩子做阅读笔记、抄“好词好句”,更不要让孩子写读后感,一旦定了目标、计划,阅读变成任务,对孩子来说乐趣全无,更有可能让孩子心生厌倦。
可能有的家长要问了,那这样阅读的意义何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产生“阅读是愉快的”观点,慢慢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把阅读当做玩具、游戏一样来吸引孩子,让孩子有一个最原始的认知,这会让他受益终生。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远远比“教会”孩子一个东西重要得多。
有其他儿童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咨询,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科知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之一。尤其从近年教育改革的方向看,从小学开始,就需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去应对。
小学生需背诵128首古诗,高考语文卷面字数增加等,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学科若想考出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平时的大量阅读和积累。
有远见的父母,通常不需要老师的督促,就会站在孩子成长的角度上,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就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甚至一些家长,他们会抓住早教阶段,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阅读不是漫无目的的翻看,而是一种带有目的和思考的读书活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通过阅读来达到督促他们成长的目的,这才是阅读的教育意义所在。
上一篇:三四线楼市还有未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