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代艺术家是应该追求完美的艺术,还是雅俗共赏,艺术与市场相结合?
艺术,艺术家,雅俗共赏当代艺术家是应该追求完美的艺术,还是雅俗共赏,艺术与市场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家应该专心做好艺术创作,让策展人和公共教育部门通过专业策划、展览、互动引导,给观众启发和思考。
能够引发思考并产生互动的艺术,就是一种市场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得到不错的票房,商业赞助,艺术就有了除收藏价值以外的及时变现的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臆对:唯心的说,还是朝高境界奔为好,浅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艺术家只有对这个世界具有敏锐的嗅觉和观察力,才能察觉出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世界的真切感受。但是仅仅感知是不足的,我们还必须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将其展现出来,成为大众所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艺术由此诞生。
因为艺术是人类的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人和其所处的世界的影响。市场可以作为艺术的参照物存在,它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通过群众对于艺术品的反馈,我们可以更好的找见自己,认清世界。我们创作艺术作品最终是要体现对于人类的关怀,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完全一意孤行,那么就有可能陷入自己精神世界给自己构建的囹圄之中,成为自己思想的奴隶。
当今社会艺术也必将融入市场,但并不是一味顺从市场,只是在平等的关系下对于世界更加认真细腻的感知。我们需要了解的不光只有自己还有这个世界。我们在成就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更何况从长远来看一个人的生长是无法避开其所处的时代和其所经历的生活的。
历史的车轮注定滚滚前行,所以我们必须允许传统为适应当下而有所变化,如何适应,我觉得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为生存;另一条腿,用市场化得来的资本去精雕细琢这项技艺最本真的、有感情附加值的面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雅俗共赏是艺术的空间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仅是当代艺术,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家都应该对艺术赤诚渴求,尽心竭力追求,但这个追求不一定是追求别人眼中的完美。
严格意义上说,艺术不可能完美。对于完美的理解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对完美很难达成共识。完美只能是对于艺术家自己内心感受而言,而不是对于欣赏者的审美判断。
艺术的个性化和风格呈现,本身就要有舍有取,在别人看来就是或残缺或完美的。从欣赏者角度而言,完美与不完美,和创作者没有多少关系。
雅俗共赏与曲高和寡都只是艺术追求方向之一,没有高下之分。但要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艺术,艺术家内心必须真,感觉只有这样去创作才是最好的,自己最满意、最舒服的,而不是去迎合市场审美,迎合别人的订制风格要求。
艺术必须是真的,才可能是善的美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这个提问,我有自己的见解
首先,每个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这种独特的风格应该贯穿整个艺术家的生涯。历史长河中有独特面貌的艺术家数不胜数。例如立体派大师,印象派大师,等等,哪个大师不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呢?
其次,在艺术创作中,有自己的风格和面貌,有利于个人的传播。而千人一面,迎合大众口味。最终会被历史长河所抛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艺术欣赏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很广,顶尖的艺术作品听起来好像不太合适,可以说是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这个词涵盖了音乐、绘画、戏剧、雕塑、文学、舞蹈、影视等,是各个艺术门类的总称。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有雅俗共赏的,也有抽象难懂的,还有的艺术作品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的专业知识来解读、品评、欣赏。一部电影艺术作品不但要通过专业的影评艺术家高度认可和赞扬,还要通过票房来征服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这样就可以称得上优秀的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我不得不承认艺术本身就是有门槛的。艺术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善于寻找生活之美的人才有有作者共鸣的情感!毕加索,是一位众人熟知的西方艺术大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亚威农少女》一幅由线条块面色彩构成的简单的人体艺术画作,能看懂能读懂的人确实不多,但就是这么一幅画作却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后期影响却意义深远。《格尔尼卡》一幅表现战争残酷性而渴望和平的画作,看似支离破碎杂乱的画面,如果不认真仔细看,很难看出作品严谨的构思和作品内容的严肃性。说到这里,简单补充一下,艺术同样是需要普及教育的,很多人把毕加索归类于抽象主义,其实大错,人家是立体主义的。油画《父亲》:罗中立,我国著名艺术家,以写实手法再现中国农民父亲的勤劳、亲和与善良,画面视觉冲击力强,很容易感染一个观者,这就是一幅优秀的而且雅俗共赏的艺术杰作。个人以为,最好的艺术作品就不应该是那种曲高和寡、独处高丘,而是要真正的做到雅、俗共赏,就如我们特别熟悉和钟爱的梁祝戏曲一样,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平民百姓心中。真正的融入到社会血液里头去。惟大雅共大俗,方能深入内心,进而殊途同归、走向巅峰。
上一篇:假兽药案件,为何网购成重灾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