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历闰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安排?
节气,闰月,农历农历闰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安排?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那么麻烦。有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农历来排的,其实不然。看似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公历来排的 。这样才准确 。并且在二十四节气歌后面编歌谣:上半年来六二一,(上半年,公历每月6号,21号,就是节气交日。)下半年来,八二三,(下半年公历8号,23号,便是节气更替日。)每月两节日期定,有时相差一两天。所以,二十四节气与农历闰月扯不上直接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闰,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长度365.2422天,多于历法纪年的时间。
为解决两者的差数,每隔数年公历设闰日,农历设闰月加以调整。
那么,何年应增加闰月?又该闰何月?
这根据节气确定。
农历历法把24节气分为12个“节”气与12个“中”气,从立春开始缝单为“节”气,如立春,惊蛰......逢双为“中”气,如雨水,春分......历法规定,农历每月必含一个相应的“中气”。
如,正月有雨水,二月有春分......这样,使月份与寒暑季令变化相适应。阴历的一个月29天半多一点,可是从一个中气到下一个中气的间隔时间平均30天半少一点。
于是,中气在阴历的月份里要逐月推迟1天,到一定时间,中气就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如果挨着的第二月又是小月,很可后这个月就没有中气,因为下一个中气移到第三个月的月初去了,中间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是上个月的闰月。
这样的年份便成了闰年,有13个月,这种状况19年有7次。至于闰年多出来一月,会不会多出来两个节气的问题,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回答是:不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百度查询得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
制定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我国干支历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干支纪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它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后者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自古迄今,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以上观点均摘自网络,不妥处欢迎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太阳一年里在恒星间或天球划过的轨道称为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正规名称是二十四气,分为十二节令(又称节气)和十二中气。农历每月两气,在月初的为节令,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节令。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中气。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而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十九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 而这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其中的七个月没有节气,七个月没有中气,因此把没有中气的七个月定为闰月。
所以闰年也不会因为多出一个月而多出两个节气。
佩服我们古人的聪明智慧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