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李白,杜甫三位诗人,你觉得哪位文学成就更高一些?
李白,苏轼,杜甫苏轼,李白,杜甫三位诗人,你觉得哪位文学成就更高一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诗必读李杜,宋词当学苏柳。这三人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不好直接来做比较,他们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李、杜的成就主要在诗作上,一浪漫,一现实 ,构成了唐诗中的两座高峰。苏轼在各个文学领域都有所建树,诗、词、散文、书法都那么出类拔萃。这三人都对古代文学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只能顶礼膜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三位都不如您哦,您能提问一些涕笑皆非的问题,他们懂都懂不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综合比较我更喜欢苏轼!博学、人品、才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杜甫苏轼比较高,李只是个混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是前辈,杜甫是李白粉丝和小弟,苏轼是晚辈和后生。这就明白了谁是第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白,李白诗词浪漫主义,情怀,豪放,文采飞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可比拟,各自都代表历史高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杜诗篇是唐诗双峰,宋代文坛苏轼执牛耳,三人是屈原陶潜之后最突出的诗杰文豪。谁的文学成就更高?摆擂台,设诗、词、文三番试。
一、诗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五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李杜诗形象思维,以景物营造意境,李白诗壮丽高瞻,杜甫诗宁静致远;苏轼诗全程议论,体现宋诗的典型特点,以文为诗、说理成诗。李杜诗有情趣,苏轼诗得理趣,就诗意来说,前者更有感染力。李杜胜。
二、词(杜甫缺项)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箫声幽曲,扰断了阁楼女子梦境。月色朦胧,不禁怀想,柳树年年青秃荣枯,灞陵一别,爱人西行,一去音信全无。秋来乐游原独游难乐,孤身只影,同汉家陵阙一道,淹没在西风残照里。此词亮点在结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大手笔,把个人聚散离合同历史盛衰兴亡融为一体,境界陡然升级,从普通闺怨扩大到沧桑之叹,大气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本是团圆佳节,苏轼不在庙堂,又亲人分离,心情郁闷,游仙处凡之间,徬徨无计。勉强找个理由,高处冷,不胜寒,还是留在人间吧,在人间至少能形影相伴。月光下,欲睡失眠,思及天理人情,无常才是常规。豁然开朗,从个人遭际推及普遍世态,愿天下人共沐月光,月光会弥平悲愁离散。此词亮点也是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个人休戚升华为普世情怀,词意展现大格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