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管理者的思考,是以成就他人为先,还是以成就自己为先?
成就,职场,管理者管理者的思考,是以成就他人为先,还是以成就自己为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管理者的思考,是以成就他人为先,还是以成就自己为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职场管理者应该“成就自己为先”,同时践行“利他即是利己,助人者人助”理念,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成就职场人生
“成就自己为先”理念,在职场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不是所有的自私都是有害的!自私,是人性固有的特点,是人积极进取的原始动力,是社会活力的初始来源。没有自私,现代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将大大减速,社会没有如此的火热和激情,将是冷清的,甚至死气沉沉。法律和职业道德框架下的自私,是职场爱岗敬业,奋力拼搏,事业腾飞,人生辉煌的力量源泉。
不必把人的境界无限拔高,因为这是职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都没有错,但是不必用这些正确的价值观来束缚职场自由竞争的手脚,否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道德绑架”。
主官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成就自己是目的,成就他人是手段。这样的价值观在职场是合理的,也是可取的。
职场管理者怀有“成就自己为先”理念,并接受“利他即是利己,助人者人助”理念滋养,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现代职场,我与他人是合作伙伴,是共生关系,协作关系,共赢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这里的他人对内包括领导、下属和平级同事,对外包括销售客户、供应商、项目协作方、政府管理部门、社区邻里等,所有关系人的目标不是身边人,而是市场。齐心协力向市场取利是“我”和“他人”的共同任务。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团队成员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极端自私者,在职场无路可走。人人自私,顾己不顾人的丛林法则早就被原始人类所淘汰。捕猎时的分工协作,苦寒中的抱团取暖,让人之初就知道利己也须利他,利他就是利己的朴素道理。战场上的互为掩护,社会上的扶危济困,职场上的互助合作,是利他就是利己的极好体现。永远记住,职场,他人都在喝西北风,你一定也在喝冷水;他人“酒足饭饱”时,你一定不在“饥寒交迫”中!
一人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职场,分工越来越细,这是大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只有顺应。每个人只是大系统上的一环,离开他人,很难成事,这是客观事实。单打独斗,一人挑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让“他人”同时得利,“成就他人”,是“成就自我”的善举。李嘉诚先生,能取八分,七分,六分利,取五分,让利给合作伙伴,身边人越聚越多。让合作伙伴“挨饿”,你将成为生意场上的孤家寡人,何谈“成就自我”?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有“成就自我”的意识和动力,人人有“成就他人”的工具性行为,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局面自然形成,“成就自我”梦想的实现要顺利得多。
【|我红枫诗笺结合自身三十余年从业经历,专注职场话题,吐肺腑之言,发原创之作,敬请大家指教,欢迎关注评论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管理者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成就公司和成就客户,
然后才是成就自己的价值,同时带出了一个优质的团队,成就了别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样类似的问题都无法回答。
假如我问你我有一个孩子,让他去学习奥数,跆拳道,舞蹈,书画,编程,声乐?哪个好
管理是调节现有的资源,以达到去求的过程。
谁成就谁和管理是什么关系?
是一个非常弱的关联。
你有一辆车,车上要装怎么样的内饰?
理论上来讲,什么样的车和装什么样的内饰有什么关联?
如果你想你可以买最好的车装最差的内饰,也可以用最差的车装最好的内饰。根据你的喜欢就可以了。
所以哪里来的谁成就谁的问题。
如果你能说清楚下面信息吗?
1.公司性质
2.主营业务
3.公司规模
4.公司状况
5.团队状况
6.发展前景
7.员工状况
8.财务状况
9.主要技能
等
或许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什么都没有?怎么帮你的车推荐内饰呢?
你至少说一下
1.你的车型
2.经济状况
3.主要实用目的
4.个人喜欢类型
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要先成就自己,这样才有说服力去领导管理他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以前没认真思考过,现在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以先成就自己为先吧!
1.
一个人要想为他人做善事,首先得自身具备相应的能力。假如你想给乞讨的人捐款,首先得自己兜里能掏出钱!假如你想搀扶一个老人过马路,首先得自己身体是康健的!
2.
一个人想要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首先得自己有那个能力。假如你想改变腐朽的制度,首先你得有那个号召力!假如你想惩治贪官污吏,首先你得手中有那个权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