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好多农民朋友都不怎么种小麦和玉米了,都改种苹果树和花椒树了,你怎么看?
小麦,玉米,农民现在好多农民朋友都不怎么种小麦和玉米了,都改种苹果树和花椒树了,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好多农民朋友都不怎么种小麦和玉米了,都改种苹果树和花椒树了,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件大好事!
十年前我去成都途中吃过甘肃产苹果,那还是老品种,但口感却觉得胜过其它任何地方的苹果,这说明甘肃部分地区气温,土质都适合苹果生长,而且甘肃苹果也远销到了东北。
农民特别貧困地区农民想在很少土地条件下,获取较大效益只有高效农业这一条路可走。
传统农业每年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入?每家平均4口人,每人2亩地,计8亩地。种玉米丰年平均亩产1400斤计11000斤,按均价0.85元计算还不到一万元钱,既使农民自身投工不计成本,种地成本每亩在350到4O0元之间,减去3000元成本,最多只剩不到70O0元。这个收入要支付人情份子,医疗弗,要占去一半之上。剩余3OOO元这一年如何开支,生活水平之低可想而知!
耍改变命运,由穷变富靠什么?靠农民自身奋斗,靠转变方向,同等地力,同等投入要获取高出原收入几倍几十倍的收入,只有这样农民能逐渐富欲起来。
但这个高效农业一定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适合当地自然环境。
祝愿甘肃地区农民认真学好栽植管理技术,选栽最优良品种,在最短时间内打出甘肃自已名优品牌,产品畅欲全国,村村变成小康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这是农民朋友为赚钱而产生的迫切性,种粮食不赚钱,转栽果树。栽果树赚不到钱又种粮食,这就是折腾,穷折腾富折腾,活着常常自折腾。根据发展情况种单一品种,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种多品种在碰运气,但由于地少,运气再佳也解决不了问题。待政策统一规划定单整体进行才是关键,虽然发展属于硬道理,但计划周密也在道理之内,好的方法,经验,需要总结推广利用,利国利民,造福与大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产业调整的口号是: “要想富,少种粮食多种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不适合种粮食或者粮食低产区,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木产业。
现在好多农民朋友都不怎么种小麦和玉米了,都改种苹果树和花椒树,你怎么看?
农民不种小麦玉米改种苹果花椒是响应中央文件精神。
我国水稻和小麦被中央一号文件列为必保主粮,必保耕地18亿亩,保证大米和小麦粮食供给安全。稳定玉米总产量,主要在玉米主产区生产。在不适合种粮食的地区或者粮食低产区,要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木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一号文件的政策要求,很多农民不种玉米小麦,改种苹果花椒,是响应政策的号召,也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落实。
苹果花椒的经济价值比玉米小麦高。
根据很多专业种植户提供的数据,苹果亩产量平均达3500斤,按今年苹果行情,亩产值上万数,就按1元一斤的最低批发价,亩产值也有3500元。花椒的平均亩产量为300斤左右,按市场价40元一斤,亩产值能到12000元以上。玉米和小麦方平均亩产量都在800斤上下,按1块2的市场价算,亩产值不足一千元。所以种植苹果花椒的经济价值远比种小麦和玉米高。种果树唯一缺点是前期没有收入,但挂果后林地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业,实现收益多元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农民思想逐步在转变。
在我国粮食产量饱和的情况下,一些农民意识到,死种粮食是没有出路的,思想先进的农民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率先改革发展经济林木的那批农民已经开始赚钱了,让部分农民确实偿到了种水果的益处,所以现在很多农民思想才逐步转变,乐意改革种水果及发展其他经济林木产业。
总之,在种粮食不值钱的大背景下,部分农民,部分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是正确的,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土地一定要以种粮食为主,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在粮食辅产区或者低产区,农民因地制宜的放弃种小麦和玉米,改革种苹果和花椒是正确的。
点击左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可能在众多回答中都围绕一个中心点,那就是种粮食不挣钱,所以农民们都改种经济效益高的果树。
众所周知目前一斤小麦、玉米高价时也就一块多钱,而一斤苹果和花椒的价格远远要高于小麦、玉米一陪以上,高品质的甚至会高出两三倍,花椒更是高出了几十倍,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种一季庄稼下来的收入,还不如一亩地左右的苹果和花椒值钱。那么种粮面积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我回答的太过于浓统,那么就从自身种植经验说起吧!十多年前,在我家乡种植大田农作物的人还是很多的,人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家户户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年下来也省不下多少钱。好多有想法的村民听说临近乡镇有不少人种苹果挣了钱,就买了一些树苗回来种植,这时有一些村民还嘲笑人家,“苹果又不能当饭吃”,三五年后第一批种植苹果的村民就尝到了甜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大面积种植苹果树,粮食种植的就逐年递减,有些村民甚至成了苹果种植专业户。那时候开始人们就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小麦、玉米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毛收入千八百元,而一亩苹果园,最少收入好几千盛果期时过万甚至两三万,虽然经济果木种植后,三五年没收入,甚至会往里搭钱,但丰收一年就能顶大田农作物几年的收入。不过果树大多在山地种植,川坝地和水浇地种植的很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